云南普洱茶信息|普洱茶信息网|云南普洱茶-欢迎您! 今天是: 用户中心 发布信息 用户注册 收藏本站
网站首页 普洱茶产区 普洱茶新闻 普洱茶厂商 茶技培训 普洱茶文化 茶与健康 普洱茶经典 普洱茶具 普洱茶知识
市场信息 普洱茶企业 普洱茶图片 普洱茶茶城 普洱茶艺 普洱茶视频 在线音频 普洱茶问答 茶人博客 普洱茶论坛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普洱茶新闻 →  中国茶行业新闻 → 新闻浏览:云南普洱茶·白茶花茶秋季争香
云南普洱茶·白茶花茶秋季争香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点击数:4473 更新时间:2010-09-14【字体:
 
云南普洱茶·白茶花茶秋季争香
 
 
 
    不知不觉秋意渐浓,天气转凉,气候也变得干燥。对于会喝茶的人来说,到了根据季节变化调整口味的时候了。本期为您推荐两款最适合秋季喝的茶,除了再次成为全国茶业市场热门的云南普洱茶生茶、熟茶以外,一款是刚刚进入京城的“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福鼎白茶,虽然是新品,却是茶界老者;另一款则是老北京都熟知的、一到九月就登场的茉莉花茶,虽不是高贵之品,却如老北京街坊一样,透着亲近感。

  ●秋季好茶——

  “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福鼎白茶

  福鼎白茶历史悠久,迄今已有880余年。出产福鼎白茶的太姥山脉位处北纬30度的北温带,是白茶生长最理想的纬度,这里日照充足、雨量适度、植被密布、土层肥沃、溪流纵横。在多林、多云、多雾、有机质和微量矿物质含量丰富的特殊地理环境的滋润下,形成了福鼎白茶特殊的种质优势。由于福鼎白茶属于高山茶,其采摘时间比平地茶晚,因此完全没有受到年初霜冻的影响,香气、滋味更为醇厚。

  独特的采摘和炒制工艺

  曾有人做过实验,福鼎白茶能够保持12天不馊不臭不生茶锈。这与福鼎白茶独特的制茶工艺有关。与传统的炒制、发酵工艺不同,福鼎白茶采用不炒不揉的传统工艺,以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为主。萎凋是白茶初制工艺技术的关键环节,通过萎凋,使茶芽自然缓慢变化,最大程度地保留茶叶中活性酶和多酚类物质。萎凋以自然萎凋和复式萎凋两种形式为主,自然萎凋程序为鲜叶、自然萎凋、拣剔、烘焙;复式萎凋程序为鲜叶、复式萎凋、拣剔、烘焙。福鼎白茶整个加工过程采用自然萎凋干燥,最大限度地保存其中对人体最为有用的丰富活性酶和多酚类物质。同时,福鼎白茶具有隔年保存、越陈品性越佳的特点,在所有的六大类茶中,只有福鼎白茶和云南普洱茶具备这种特点。陈年福鼎白茶不但越陈越香,而且越陈药理保健作用越明显。而从它的采摘难度来说,也可以称得上是佳茗难得。福鼎白茶的采摘时间因地区、茶树品种以及制茶种类而不同。福鼎较政和早,白毫银针较白牡丹、贡眉早。春茶在清明前后,芽叶萌发符合于采摘标准时即可开采,可采到5月上旬,产量约占全年总产量的50%;夏季采自6月到7月,产量约占25%;秋茶采自7月后。以福鼎白茶中的极品——白毫银针为例,采时只在新梢上采下肥壮的单芽。有的采下一芽一、二叶,采回后再行“抽针”,即以左手拇指和食指轻捏茶身,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把叶片向后拗断剥下,把芽与叶分开,芽制白毫银针。如果采摘不及时,采一芽二、三叶的茶青,则芽小、梗长,剥叶后须将过长的梗再行摘除。每1000克特级白毫银针中凝结了采茶姑娘大量心血。

  北京马连道国际茶城·联姻福鼎白茶

  近几年来,为了保证福鼎白茶的良性生态发展模式,当地开始实施越来越严格的标准化生产和有机绿色食品生产,茶农在种植茶叶时只能施有机肥料;当地政府每年投入近百万元分期分批请专家到每个乡镇对茶农进行无公害生态栽培知识培训;严把茶青质量,茶青采摘前一周进行监测,农残标准不合格的坚决不得采摘。而北京国际茶城为了保证质量,更是从茶树的生长一直到茶叶进入消费者的茶杯严格把好每一关。正是这种严格的品质保证,促成了福鼎白茶和北京国际茶城的联姻,为了让更多的京城百姓买到合适价位的福鼎白茶,北京国际茶城精心选择了数种不同类别、不同档次的上好白茶,既有适合高端消费者的极品白毫银针,价位1000元一斤,也有适宜普通消费者的正宗福鼎白茶,售价仅60元一斤。

  ●秋季好茶·茉莉花茶

  茉莉花茶又名茉莉香片,是用特种工艺造型茶或经过精制后的绿茶茶坯与茉莉鲜花窨制而成的茶叶品种,既有茉莉花馥郁鲜灵的芳香,又具有绿茶的醇厚滋味。所以,在夏末秋初的季节里,喝上一杯茉莉花茶可以提神醒脑,清凉爽口,消暑解热。由于茉莉花茶在加工过程中内部发生一定的理化作用,茶叶中的某些多酚类物质与茶单宁在湿热条件下,分解为不溶于水的蛋白质,降解成氨基酸,减弱了绿茶的涩感,使之滋味更加鲜浓、醇厚,更易上口。

  北京百年老茶庄·茉莉之乡打造御用基地

  北京不少老茶客一到9月份,就会到西花市大街老茶庄、前门大街老茶庄等几家百年老字号找他们新一年的老朋友·茉莉小叶花茶。这里的茉莉花茶备受喜爱的最重要一点就是从源头上打造与应用基地。源头就是广西,这里有“中国茉莉之乡”的美誉,是我国最大的茉莉花生产和花茶加工基地。所产茉莉花以花期早、花期长、花蕾大、产量高、质量好、香味浓而著称。这里的茉莉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均占全国总产量的70%。“广西茉莉花茶”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因此也成为北京几大老字号茶庄的“御用”茉莉花,除此再无别家。

  说到小叶花茶,喜欢茶的人不陌生,因为它是好茶的代名词。制作这种茶对茶坯选择要求标准高,窨花工艺繁琐,从选料、制坯、选花、养花、窨制到成品要经过十几道工序,光“窨花”这一环节就要反复八次,行话叫“七窨一提”。茉莉鲜花选用花粉浓度最高的三伏天午后采摘饱满洁白的花粒。北京老茶庄在今年推出非物质遗产新上市茉莉小叶花茶传承技艺,更加馥郁芬芳,回味无穷。现在,北京老茶庄一直还坚持销售小叶花茶,为的就是保住京城百姓好的这一口儿,为人们留个念想儿。“脚下一双趿拉板儿,茉莉花茶来一碗儿。灯下残局还有缓儿,动动脑筋不偷懒儿。”伴随着这醇香的小叶花茶,老北京风韵无穷的市井生活画卷,才能做到原汁原味。

  吴裕泰·茉莉花茶窨制技艺借世博打造精品花茶

  “吴裕泰茉莉花茶窨制技艺”以其“香气鲜灵持久,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清澈明亮”的品质传承百年,被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通过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评。这一技艺能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审,一是用来窨制花茶用的茉莉花朵香气浓度要适当,要有较高的鲜灵度。为此吴裕泰始终坚持“上午不采、阴天不采、雨后三天不采”的“三不采”原则;二是制茶坯的茶叶要采于中国二十四节气“清明”前或“谷雨”前后,品质要出众,从浙江、福建、安徽等茶叶基地采摘,直接运送到自己的窨花基地加工;三是最关键的环节“窨制拼和”。“裕泰香”要经过八窨八烘,茉莉鲜花在酶、温度、水分、氧气等作用下分解出芬香物质,随着花的开放和生理变化不断吐出香气,而在物理吸附作用下,茶胚吸香的同时也吸收大量水分,由于水的渗透作用又产生化学吸附,在湿热作用下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变化。由此才使得吴裕泰窨制的花茶泡出茶汤从绿逐渐变黄亮,滋味由淡涩转为浓醇,形成特有的“裕泰香”花茶的香、色、味。

  今年吴裕泰还特别引进了数款新的花茶品种,如茉莉云峰、茉莉毛峰等中档花茶。最值得一提的是增加了2000元的特选茉莉花茶王和1800元的世博特许典藏花茶——魁。据介绍,典藏茉莉花魁是纯手工制成,每根茶叶长度、肥壮程度都一模一样,每天只能生产两盒。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借助世博契机,将中国最好的花茶介绍给全世界。
发布人:admin
● 上一篇新闻: 今年中秋礼品多元化·云南普洱茶大闸蟹成新流行
● 下一篇新闻: 低价散茶摇身一变成“贵族”(图)
告诉好友】【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图片文章
相关文章
· [普洱茶中国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云南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中国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云南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中国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云南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中国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云南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中国新闻] 第十二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云南新闻] 第十二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新闻评论
{$review}
新闻专题
 云南普洱茶信息·新闻
 8888
广告位置
热点新闻
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云
云南质监抽查茶叶结果·九
第三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
宜兴紫砂壶有毒?(央视非正
云南临沧·名茶“邦东昔归
《长期饮普洱茶易致骨质疏
清明节·中国农历二十四节
128万元·1900年款蓝标宋聘
魅力云南·世界共享 外交部
云南西双版纳第一坝子·勐
推荐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二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二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二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关于我们 | 用户中心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云南普洱茶信息网·行业信息专业网站 http://www.cnynpec.com/· http://www.cnynpec.cn/ 咨询电话:(0)13888643081 15887832941 咨询 QQ:1259879281
中国云南普洱茶行业信息专业网站 建站十三年余 Copyright © 2005-2020 http://www.cnynpe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号,有事请Q我。 您是本站第位访客
云南普洱茶行业信息网·携手行业主流 拟建成为公众 健康 客观 专业信息类·且具公益性 代表性的云南普洱茶行业综合信息网站·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滇ICP备090118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