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洱茶信息|普洱茶信息网|云南普洱茶-欢迎您! 今天是: 用户中心 发布信息 用户注册 收藏本站
网站首页 普洱茶产区 普洱茶新闻 普洱茶厂商 茶技培训 普洱茶文化 茶与健康 普洱茶经典 普洱茶具 普洱茶知识
市场信息 普洱茶企业 普洱茶图片 普洱茶茶城 普洱茶艺 普洱茶视频 在线音频 普洱茶问答 茶人博客 普洱茶论坛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普洱茶新闻 →  普洱茶文化新闻 → 新闻浏览:二十年目睹茶界之怪现状
二十年目睹茶界之怪现状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点击数:4764 更新时间:2012-07-21【字体:
 
二十年目睹茶界之怪现状
 
 
新民周刊第28期封面
 
  另据一位茶人所述,他一点也不吃惊,因为这是迟早会被曝光的事情。“他们只是建立漂亮的现代化的茶叶加工工厂,ISO、QS、无尘车间,加快他们的店铺加盟速度。但是茶叶收购,和其他任何一家小得不能再小的茶叶店一样,跟茶农收购。部分在企业网站及宣传册宣称的拥有大量高山茶园的,也是跟茶农买断,即使是买下的茶山,也是承包给茶农去种植,一纸简单的合同:承包的茶山面积多大,今年必须做出多少斤茶叶。因此,承包的茶农就做出简单的选择:虫害多了,就打农药;如果天气不好,收成预计不好的时候,那就打激素。”
 
  被绿色和平报告指出茶叶农残超标的日春茶业,也对媒体表示,为了加强质量控制,他们正准备修建自己的茶园。
 
  这就是茶叶行业的“散奶现象”!当年一些奶业公司采取“公司+农户”形式,无论是有奶牛的、有奶车的,都可以加盟。公司只管收散奶。收奶要检测比重、蛋白质、脂肪、pH值等指标,奶农们都有办法对付,往里掺刷墙用的大白粉、米汤、桐油、牛尿……即使奶站把关严格,但检测项目就那么几个,根本难以杜绝掺假。更何况一些企业采取无序竞争的做法,是奶就收,根本不管奶的质量。早在“公司+农户”的模式出炉之时,这些奶业公司就已埋下了祸根。而茶叶行业,依然不知吸取教训。
 
  “小规模的茶农分散生产、分散出售茶叶的主要特点,造成了茶叶品质一旦出现问题,责任追究可能将是一个难以完成的任务。而且一家使用了剧毒农药,往那么多茶叶里一掺,也不一定能检测出来。”强世山说。
 
  陈宗懋也注意到了这一现象。“茶叶中农药残留问题从60年代初开始陆续出现,当时主要是DDT、六六六残留严重,严重影响出口。直到1984年我国宣布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六六六、DDT,才使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到90年代初绝大多数茶叶中六六六和DDT残留水平,已经降到国际上规定的最高限量标准以下。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1990到1993年,对来自全国12个产茶省300余个茶样的检测结果显示,96%以上茶样的六六六残留水平为0.07-0.12mg/kg,低于国际MRL标准的0.2mg/kg。DDT的残留水平平均为0.04mg/kg,也低于国际MRL标准0.2mg/kg。但从90年代初起,由于各地茶园大多采用个人承包种植形式,农药的不合理使用情况又所有发生。随之农药残留问题也相继出现。”
 
  对品牌茶企而言,现在正是反思之时。
 
  记者|张襦心
 
  交游茶界,亲见、听闻怪现状之多,深觉触目惊心。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仅整理一二,列举如下。
 
  中国只有茶叶品类,没有真正闻名于世的茶叶品牌,留下“7万中国茶企为何拼不过一个立顿”的伤心事。如今,甚至连茶叶安全的底线,也岌岌可危。
 
  乱翻书之时,发现我国茶叶造假一脉“源远流长”。清代李汝珍在《镜花缘》中,便借紫琼之口,将种种骇人听闻之术宣之于世:“江浙等处以柳叶作茶,好在柳叶无害于人,偶尔吃些亦属无碍。近来吴门有数百家以泡过茶叶晒干,妄作药料,诸般制造,竟与新茶无二。所用药料,乃雌黄、青熟石膏、青鱼胆、柏枝之类。其用雌黄者,以其性淫,茶叶亦性淫,二淫相合,则晚茶残片一经制作,即可变为早春;用花青取其色有青艳;用柏枝汁取其味,带清香;用青鱼肚漂去腥臭,取其味苦;雌黄性毒,经火甚于砒霜,故用石膏,以解其毒;又能使茶起白霜而色美。人常饮之,阴受其毒,为患不浅。苦脾胃虚弱之人,未有不患呕吐,作酸胀满腹疼痛等症。”
 
  19世纪英国人到印度开辟茶园。据正史所载,乃是因为在中国购茶,所费白银甚巨,贸易逆差严重。为了应付窘局,不得不一边寻找可以使中国人同样迷恋的英国产品——鸦片,一边积极派出商业间谍,偷学种茶技术,自给自足。实际上内里还有一个隐情——当时英国人发现从中国进口的茶,一斤中至少会掺二两杂质,令人叫苦不迭。
 
  记者饮茶史并不长,仅有20余年。然这20多年中,交游茶界,亲见、听闻怪现状之多,亦觉触目惊心。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仅整理一二,列举如下。
 
  惊悚黄曲
 
  有一位经销茶叶的老板,把朋友和客户拿来的请其品鉴的所谓陈年熟普,送到宁波六院好友那做了检测。不但细菌严重超标,还检出大量黄曲霉素。本想进一步检测,无奈医院设备技术有限。
 
  云南普洱茶的茶青原料推崇乔木大树、古树,虽然近些年来台地茶(密植灌木茶园)大行其道,农残、重金属超标问题同样不容小觑。然对人体伤害最严重的,还是满大街都能看到的“发霉茶”。
 
  云南普洱茶早期大部分都是云南普洱茶生茶,自然发酵。而时下流行的云南普洱茶熟茶,源自港澳。一开始因为两地本来湿度就高,堪称“自然湿仓”。后来便发展到人为加温、加湿、闷起来仓不透风,使茶品加速陈化,更有黑心厂商肆意“做旧”。
 
  云南普洱茶熟茶在香港极为受宠,有茶肆对联:“云南普洱茶铁观音松涛烹雪醒诗梦;西湖龙井茶碧螺春竹院弥香荡浊尘”便将云南普洱茶推为第一。金庸、倪匡、蔡澜、曾志伟都好此物。蔡澜甚至还说,一开始实在不习惯那股呛人的味道,后来听人家讲此乃陈香,于是喝呀喝的就习惯了,发展到数日不接触云南普洱茶,浑身不舒服。
 
  但一位茶商的妻子私下对记者讲:“那个陈香就是霉味。你要是看过‘渥堆’,就再也不想喝云南普洱茶了,像蘑菇一样长菌丝。”
 
  另有茶人也透露:“云南普洱茶渥堆工艺的环境卫生非常差,比卫生间都脏。其实现代很多云南普洱茶企业环境质量也很高了,最起码是ISO9000。但这是工艺问题。云南普洱茶熟茶普遍存在工艺问题,就像云南普洱茶生茶普遍有卫生问题一样。几十天,还是高温环境,那么多茶叶淋上水堆在那,怎么不变质。最多堆个四五天就发霉了。”
 
  今年3月,云南普洱茶还掀起过一场“致癌风波”。自称是“人体工程学教授”的李建军在微博中称“喝云南普洱茶最容易得癌症,茶里有大量的致癌物‘黄曲霉毒素’”。
 
  但支持云南普洱茶熟茶可以放心喝的专业人士认为,制作过程中产生的金花(灰绿曲霉的金黄色孢子)、黑曲菌、青霉菌、根霉菌、酵母菌等大多都是有益菌,有助于云南普洱茶独特风味的形成,如同味噌、cheese、臭豆腐等食品必须依赖微生物发酵一样。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陈宗懋也表示,曾有多地对云南普洱茶测定过,只有极个别湿仓茶样本发现过微量的黄曲霉毒素,其微量根本不构成致癌威胁。
 
  正反两方你来我往、唇枪舌剑,煞是热闹。
 
  从广州市疾控中心、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南方医科大学等单位研究人员2011年发表的论文可以看出,在广州进行对市场湿仓存储的云南普洱茶的检测中,抽查的70个云南普洱茶样品中,均可以检测到黄曲霉毒素B1,其中,超过国家相关标准(5微克/公斤)的样品达到了8个,占全部样本的11%以上,更有3个样品超过了国家标准限定值的1.5倍以上。这70个普洱茶样品中,还有63个(占93%以上的样品)具有超过国家标准的呕吐毒素(DON)。
 
  由此可见,含有黄曲霉毒素的,似乎并非个别样本。
 
  云南省茶叶协会秘书长,跟云南普洱茶打了30年交道的邹家驹先生谈得比较折中。他认同白霜和金花对身体有益说。但也表示,在发堆过程中,如果经过15度上下的降温,有可能产生黑色的霉菌,这是一种有微毒的霉菌,按照省公司的制作规定,这样的茶是要扔掉的,但如今很多小厂会把这样的茶与正常的混在一起照常制作,形成的茶品会有“锁喉”现象。
 
  云南普洱茶发酵过程中的渥堆以及其后的陈化过程,其实并没有什么手段可以对微生物进行严格控制。所以对完全没有品鉴能力的新茶客而言,品尝“陈年老茶”,还是会冒一定风险的。尤其当你一饮而尽,突觉口腔干涩、喉头发紧,有点呛,有点麻,有点辣,有点刺……任凭面前的老板/老板娘如何鼓舌如簧,相信自己吧,这样的让人反感和不适应的口感是不正常的,是不符合人的饮用条件的。
 
  李代桃僵
 
  北京有“茶叶一条街”——北方地区最大的茶叶交易中心“马连道”。
 
  “现在市面上,你能看到的金骏眉,基本上都是假的。”茶商基本上都这么直言相告记者。曾经有朋友掏出一包金骏眉,声称绝对真品,因为是成龙送的,但瞧着也甚为可疑。
 
  其实金骏眉的诞生,就是一个噱头。它和正山小种一样,都是由武夷山桐木关本山茶青制成,工艺相近(甚至有人说是相同),只不过金骏眉全部采用的是芽头。由于产量极低,炒作甚热,最夸张的时候,卖到每斤3万都有。谁让成功人士只选贵的,不选对的?!不揣几包金骏眉,出门都没法跟人打招呼。
 
  有位茶商朋友曾经拿出六袋假金骏眉样品,教记者如何鉴别。这些样品,都是厂家送来代销的。正宗的金骏眉,至少应该条索匀称紧结,黑色居多,略带一点金黄,完全承受得住100度的水温。而这六袋中,最高仿者,市面上也能卖出1万多元一斤。如果通体金黄,顶着一身绒毛,喝到口里单一的“地瓜味”,那就是变形最不成功的“六耳猕猴”了,两百元即可拿下。中不溜的,则为三四千元一斤。
 
  在“马甲家族”里,假金骏眉是最有出息的,连“坦洋功夫”、“白琳功夫”都要顶着金骏眉才方便招摇过市。而在普洱茶炒得最热的时候,甚至有很多人去重庆、福建一带收购绿茶原叶,拉回云南发酵,揉吧揉吧,压成茶饼面目全非,拿个纸一包,“天价普洱”就大功告成了,天知道连树种都不是一回事。更不用说,安溪铁观音、西湖龙井、黄山毛峰这些被假冒的“老前辈”了。品茶之人,谁敢称没有喝过“学费茶”?更有茶友疾呼:“茶叶江湖太混乱了。我们现在已经不追求什么古树纯料、高山手采,仅仅要求喝的茶是名副其实的‘真茶’,是什么品种就是什么品种,是哪个季节采摘的就是哪个季节,是哪个等级就是哪个等级,但是求真在当今中国恰恰最难实现。”
 
  “美容茶”
 
  在马连道买茶,如果被看出是“棒槌”,说不定还能有幸一遇“美容茶”。
 
  这是比较下作的茶商使的手段。绿茶的陈茶不好卖,那就来点染料,旧貌展新颜。这类茶用玻璃杯沏上,茶汤浑浊,不像真正的新茶那样清透。而且多泡一会儿把茶倒掉,杯壁还会留下一圈绿痕。
 
  一位相熟的安溪茶商则提醒记者,选购茉莉花茶也要留个心眼。为了让茶叶显毫,同时增加分量,已经有人往里添加石灰粉。如果看见白毫明显、貌似品质上乘的茉莉花茶,一定要坚持现场试泡,并自备一根筷子在玻璃杯中搅拌一下。如果发现茶汤变成白色或者杯底有白色粉末沉淀,恭喜你,中奖了!
 
  石灰粉还有另外一种“妙用”。行业资深人士竺君告诉记者:“我们国家大量出口的珠茶,按正常工艺是要用糯米作为原料来固定茶叶外形的,但近年来糯米不断涨价,2007年以前,部分黑心茶商采用石灰等原料代替,导致欧盟一度中断从中国进口茶叶。”
 
  “香精茶”
 
  大陆很多人无道德底线,再举一例,还是茉莉花。
 
  老北京最喜欢一大早,就来一壶焖得酽酽的茉莉花茶,能从早喝到晚。
 
  不过现在随便去茶叶店来一包,很可能闻着香,一泡就没啥味道了,喝一口,满嘴苦涩。
 
  当年没能销完的陈茶,不可避免的花香会降一点。谁肯真拿鲜花再去重新窨一下?茉莉香型的香精,就成为商家手中的“保鲜剂”。即使是新茶,该窨7次的,为了偷工减料,也许只窨5次。如果是低档茶,更没有人愿意糟蹋好花了,甚至捡点别人用过的茉莉花,随便窨一窨。无论是“香精茶”,还是“回炉茶”,花香都是浮在表面上的,开水一冲就没了。不像真正的茉莉花好茶,从头喝到尾,都有一股淡淡的花香萦绕。
 
  在咖啡馆中,酒水单上倍受女士欢迎的还有“人参乌龙”、“桂花乌龙”。曾有朋友反映说:“两年前在黄山宏村买的桂花乌龙,香飘满屋,口中回甘,老板说是与桂树同生而成,我至今仍怀疑是添加了香精。”我到茶商朋友那里转了转,肯定了她的猜测。而人参乌龙则是掺了甘草粉的伪劣品。
 
  人参乌龙是从台湾那边传过来的,吹嘘此茶为中国历代宫廷供茶,加入了西洋参粉,所以参味浓郁,回甘力强,舌底生津,现代中草药学证明具有润肺止咳,补肾,除湿之功。还给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兰贵人”。
 
  实际上这东西在规矩的茶商眼中甚至不是茶。“西洋参多贵,怎么可能往里放,都是用甘草粉勾兑一下,混合到茶底上。做人参乌龙的茶底,也是低档茶,甚至假冒茶、垃圾茶。”
 
  用一位茶商的说法,人参乌龙,就是台湾人骗大陆人,大陆人骗自己人的代表作。
 
  “垃圾茶”
 
  凡是懂茶的朋友,绝对不在饭店点茶,也不喝单位发的防暑降温茶。如果要求必须点茶,也是弃之不用,自备茶叶。我有一位朋友,就是听说为饭店供茶利润巨高,特意承包了此项。一般饭店进的茶,比如铁观音,都是一斤几十元的。但在酒水单上,最便宜的茶一壶也要几十元,一壶茶,最多放10g茶叶。
 
  至于饭店免费供应的“餐前茶”,里面大多是是筛下来的边角料、碎末,几块钱一斤,堪称真正的“毒垃圾”。
发布人:admin
● 上一篇新闻: 探访有机茶
● 下一篇新闻: 如何提高云南普洱茶的市场上升空间
告诉好友】【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图片文章
相关文章
· [普洱茶中国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云南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中国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云南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中国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云南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中国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云南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中国新闻] 第十二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云南新闻] 第十二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新闻评论
{$review}
新闻专题
 云南普洱茶信息·新闻
 8888
广告位置
热点新闻
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云
云南质监抽查茶叶结果·九
第三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
宜兴紫砂壶有毒?(央视非正
云南临沧·名茶“邦东昔归
《长期饮普洱茶易致骨质疏
清明节·中国农历二十四节
128万元·1900年款蓝标宋聘
魅力云南·世界共享 外交部
云南西双版纳第一坝子·勐
推荐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二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二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二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关于我们 | 用户中心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云南普洱茶信息网·行业信息专业网站 http://www.cnynpec.com/· http://www.cnynpec.cn/ 咨询电话:(0)13888643081 15887832941 咨询 QQ:1259879281
中国云南普洱茶行业信息专业网站 建站十三年余 Copyright © 2005-2020 http://www.cnynpe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号,有事请Q我。 您是本站第位访客
云南普洱茶行业信息网·携手行业主流 拟建成为公众 健康 客观 专业信息类·且具公益性 代表性的云南普洱茶行业综合信息网站·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滇ICP备090118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