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洱茶信息|普洱茶信息网|云南普洱茶-欢迎您! 今天是: 用户中心 发布信息 用户注册 收藏本站
网站首页 普洱茶产区 普洱茶新闻 普洱茶厂商 茶技培训 普洱茶文化 茶与健康 普洱茶经典 普洱茶具 普洱茶知识
市场信息 普洱茶企业 普洱茶图片 普洱茶茶城 普洱茶艺 普洱茶视频 在线音频 普洱茶问答 茶人博客 普洱茶论坛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普洱茶新闻 →  普洱茶文化新闻 → 新闻浏览:品味沉积时光 再现斗茶胜景
品味沉积时光 再现斗茶胜景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点击数:5188 更新时间:2010-04-25【字体:
 
品味沉积时光 再现斗茶胜景
 
 
云南西双版纳六大古茶山斗茶大会活动速写
 
 
      4月19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盛会在小镇易武拉开序幕。首届云南西双版纳六大古茶山斗茶大会,使中国古代的“斗茶”盛况得以复原,再次展现在世人面前。 
 
    百年老茶回家了
 
    清晨,薄雾渐散,伴随着古朴悠扬的茶山民歌,迎接古茶山老茶回归入展仪式拉开了斗茶大会的序幕。24名少数民族少女手端着装有老茶的茶盘走上主席台,老茶中有1930同昌黄记、八中黄印、红印铁饼、敬昌号1930、蓝印圆子、宋聘同昌号、雪印青饼、早期红印等,百年的老茶饼历经上百年,走过大江南北,再次回到了原产地、回到了易武的怀抱,这是易武人民的一大盛事,是云南西双版纳人民的一大盛事。云南民族茶文化研究会会长李师程宣读了题为《古茶回乡祭》祭文:“岁次庚寅,木盛五行。正山百里,风情万种。谷雨甘露,润泽社稷。故茶回归,万民敬颂。八色贡品,古韵流芳。紫去东来,苍海桑田。欣逢盛世,福荫茶乡。励精图志,传承祖业。茶事兴隆,文昌人和。科学发展,富民兴邦”。
 
    在蜿蜒的易武老街石板路旁的一家普通清代小院,因为有了中国故事“茶山人家”展而让这座小屋蓬荜生辉。2008年,易武“茶山人家” 作为中国茶文化和云南唯一参展项目入选2008北京奥运会“中国故事”,获得了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授予的“最受欢迎奖”,使更多的人了解云南普洱茶,喜欢云南普洱茶,扩大了云南普洱茶的知名度。如今,易武人将“中国故事·茶山人家”永远的定格在了易武老街上。
 
    古朴的老宅正堂里,我国著名古琴演奏大师李祥霆,正用明代古琴弹奏着行云流水般的古乐,一曲《流水》正是高山流水遇知音,一首《梅花三弄》委婉含蓄、一支《九簧》如欢歌跳跃。伴着老云南普洱茶的缕缕清香,千年古琴琴音九转曲折,诉说出古人前行道路的艰辛;高低交错的音节,仿佛一个人内心的挣扎与坚守,现场茶人茶客无不动容,人生能有几个时光如此古韵陶心。
 
    同台斗茶展风采
 
    在易武古茶山和大天井广场,精彩斗茶活动轮番上阵。18名来自六大茶山的采茶选手代表,在石头山茶园里熟练地采摘着鲜嫩的茶叶,最终易武乡麻黑村委会曼秀村民小组周进芝脱颖而出,摘取了“采茶能手”的桂冠。正午时分,老字号“庆春号”遗址上搭建的灶台旁,六大茶山代表队顶着炎炎烈日专注地翻弄炒制着鲜新的茶叶。激烈的竞技之后,易武乡曼腊村委会张家湾村民小组郑银仙和同兴号茶庄制茶师郑明敏组成的易武代表队夺得了“制茶能手”一等奖。备受瞩目的“贡茶杯”斗茶大赛于下午开赛,吸引了包括象明古滇蛮茶厂、易武高山古树茶坊和攸乐山司土老寨大鼓茶厂在内的23家茶坊茶厂参加,经过专家们细心的观、闻、品、鉴,最终易武抱朴轩茶庄以“易武老树茶”捧走了“贡茶杯”金奖。来自六大茶山各代表队分别获得了采茶、制茶二、三等奖和“贡茶杯”银奖、铜奖。中国社会科学院茶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世博中国世博十大名茶组委会副主任陆尧,云南民族茶文化研究会会长李师程和勐腊县人民政府县长吕永和为获奖者颁发了奖状奖杯。获奖者们捧着各自的奖杯和证书,喜笑颜开。周进芝说:“没有什么比自己的技艺、产品受到肯定更能让我感到开心了”。三大斗茶竞技把整个大会的氛围推向了高潮,“斗”出六大古茶山茶叶的优良品质,斗出制茶技艺的高超水平,“斗”出六大茶山普洱茶的金字招牌,更“斗”出优秀茶文化的灿烂辉煌。
 
    易武古镇欲崛起
 
    易武古镇,滇南边陲大山中一个不起眼的小镇,因清代生产贡茶而闻名遐迩。这里的每一幢老屋、每一块青石板,都是普洱茶的活见证,因而被人们称为 “茶马古道”的第一古镇。
 
    建设省级旅游特色小镇、历史文化名镇,时代再一次把机会给了易武,该乡党委、政府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组织力量对境内的古庙、古碑、古桥、古井、古茶具及其它实物进行普查,对不可移动的文物进行登记造册,做出文物标签并在这些古道两边张贴有关保护标语,向群众宣传保护茶马古道的历史价值、科研价值、现实意义;对六大古茶山的彝、傣、基诺、汉等民族,在种茶、制茶、祭茶过程中创造的茶山、古道山歌,进行了收集整理分类;对古道古迹,按照修旧如故的建筑要求,在关帝庙原址修缮了占地350.31平方米的“中国普洱茶古六大茶山茶文化博物馆”,并对馆内收藏的石刻碑文、图案、清代字据契约等进行了整理和保护,使古六大茶山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茶业兴衰的历史过程得以集中反映。
 
    易武“地因茶而名、而兴,民因茶而居、而富”,山山有茶园,家家做茶叶。为传承普洱茶加工技艺,乡党委、政府坚定不移把茶叶作为“兴乡富民”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广泛深入开展古茶树资源保护宣传,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到对古茶树资源保护的活动中,使之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为;认真推行“QS”认证,强化食品安全。严格把好产品质量关,要求茶叶生产作坊批量进购原材料时必须通过“QS”认证或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着力打造“古茶第一镇”品牌,做精做强做亮“普洱茶”文章,重塑“贡茶之乡”的新形象。
 
    首届云南西双版纳六大古茶山斗茶大会“一会三展三竞技”(即茶庄文化国际研讨会,百年老茶回归展、国家非物质遗产名目———云南普洱茶传统加工技艺展、北京奥运“中国故事”易武茶山人家展,采茶、制茶能手竞技比赛和“贡茶杯”斗茶大赛)的开展,对提高古茶山的茶叶品质,打造传统云南普洱茶品牌提供了平台和机遇。一位学者深有感触地说:“这次活动,使国内外热爱云南普洱茶的人们追根寻源,找到了回家的路。”

    “茶兴则古茶乡兴,茶衰则古茶乡衰”。正如李师程在闭幕词中所说的,茶文化是古茶山文明的摇篮,是古茶山各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古六大茶山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有理由相信云南西双版纳六大古茶山斗茶大会的举办,将对易武历史文化名镇、旅游特色小镇建设,产生巨大的助推作用。
发布人:admin
● 上一篇新闻: 无锡:春寒搅“乱”锡城茶市以次充好
● 下一篇新闻: 看不见茶叶的云南普洱茶·惊现上海世博会(组图)
告诉好友】【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图片文章
相关文章
· [普洱茶中国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云南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中国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云南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中国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云南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中国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云南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中国新闻] 第十二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云南新闻] 第十二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新闻评论
{$review}
新闻专题
 云南普洱茶信息·新闻
 8888
广告位置
热点新闻
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云
云南质监抽查茶叶结果·九
第三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
宜兴紫砂壶有毒?(央视非正
云南临沧·名茶“邦东昔归
《长期饮普洱茶易致骨质疏
清明节·中国农历二十四节
128万元·1900年款蓝标宋聘
魅力云南·世界共享 外交部
云南西双版纳第一坝子·勐
推荐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二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二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二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关于我们 | 用户中心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云南普洱茶信息网·行业信息专业网站 http://www.cnynpec.com/· http://www.cnynpec.cn/ 咨询电话:(0)13888643081 15887832941 咨询 QQ:1259879281
中国云南普洱茶行业信息专业网站 建站十三年余 Copyright © 2005-2020 http://www.cnynpe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号,有事请Q我。 您是本站第位访客
云南普洱茶行业信息网·携手行业主流 拟建成为公众 健康 客观 专业信息类·且具公益性 代表性的云南普洱茶行业综合信息网站·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滇ICP备090118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