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洱茶信息|普洱茶信息网|云南普洱茶-欢迎您! 今天是: 用户中心 发布信息 用户注册 收藏本站
网站首页 普洱茶产区 普洱茶新闻 普洱茶厂商 茶技培训 普洱茶文化 茶与健康 普洱茶经典 普洱茶具 普洱茶知识
市场信息 普洱茶企业 普洱茶图片 普洱茶茶城 普洱茶艺 普洱茶视频 在线音频 普洱茶问答 茶人博客 普洱茶论坛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普洱茶新闻 →  普洱茶文化新闻 → 新闻浏览:中国茶叶起源于秦巴武当山区
中国茶叶起源于秦巴武当山区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点击数:5197 更新时间:2010-02-24【字体:
 
中国茶叶起源于秦巴武当山区
 
 
 
  2月19日讯:据《天津日报》2009年11月28日报道,在我国古籍中,最早记载“茶”字是在首部诗歌总集《诗经》上。该书2800多年前的编撰者尹吉甫就是武当山南的房县人。在首届武当道茶文化培训班开课仪式上,被称为“道茶王”的十堰市茶叶协会副会长王富国语出惊人:中国的茶叶起源于秦巴武当山区。
 
  一石激起千层浪!那么,莽莽秦巴武当山区怎么成了茶叶的故乡呢?
 
  茶叶博物馆浓墨重彩的记录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茶的故乡”。
 
  在位于浙江杭州的中国茶叶博物馆,其前言介绍说:“茶,自神农最初发现和利用以来,在中国历史上已吟咏了几千年之久。”
 
  茶究竟起源于何时?从《神农本草经》载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注:茶原名荼)而解之”。由此可知,茶的发现和利用迄今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了。而正式见诸文字记载则是《华阳国志》云:周武王伐纣时,巴蜀(鄂西山地)一带已用所产的茶叶作为“纳贡”珍品,是茶的最早记述。可推断,湖北是中国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三国时荆楚大地已开始大量种植茶树,故史载有“荆巴间,采茶作饼”来配制清香爽口提神解渴的油茶汤,使荆楚茶业生产更有长足发展。
 
  中国茶叶博物馆是我国茶叶历史研究与保存的最高权威机构。该馆研究员周文棠认为:“中国鄂西山地(武当山、大巴山、荆山、巫山等山脉组成)是茶树原产地”,并写成论文在《农业考古》等权威刊物上发表。他表示,根据古籍记载,唐代以前茶树的大致分布范围,是以鄂西山地为中心分布的。
 
  周文棠说,茶树诞生于地球上,约在晚第三纪至第四纪。中国没有被冰川覆盖的地区就包括鄂西山地。鄂西山地四季变化明显,符合茶树生物学特性。根据古籍记载,唐代以前茶树的大致分布范围,是以鄂西山地为中心分布的。
 
  2800多年前《诗经》记载“茶”
 
  据古籍《诗经》、《尔雅》、陆羽《茶经》等记载:茶,古称为“荼”,后称“茶”,亦称“槚”、“蔎”、“茗”和“荈”。此外,还有“葭荼”、“苦荼”、“酪妈”等称呼。
《诗经》中有七首诗写到了茶!《诗经·邶风·谷风》中有“谁胃荼苦,其甘如荠”、“采茶新樗,食我农夫”(樗音出,椿叶);《诗经》在《出其东门》中说:“有女如荼”,把见到的妇女,比作又轻又白的荼花。“荼”是我国中唐以前对“茶”的主要称谓,现今的“茶”字源于“荼”字。
 
  我国书法大师启功有诗:“古称荼苦近称茶,今古形殊义不差。”
“茶叶原产地是中国,茶文化原创地也是中国。谈茶就要特别讲到湖北,而十堰所在秦巴武当山区就是中国茶叶的起源地!”十堰农业局副局长涂扬晟告诉记者。
 
  这是为什么呢?据考证,茶神炎帝神农,出生在湖北随州,他在神农架、武当山一带搭架采药尝百草,日遇72毒,得荼而解之,第一个发现野茶。
 
  再者,诸葛亮是襄阳古隆中人,曾在武当学道。魏、蜀、吴三国鼎立时,他将茶种带到了云、贵、川等地,现在逢年过节,少数民族兄弟还拜“孔明茶树”,至今云南普洱茶区还尊诸葛亮为“茶祖”;唐代茶圣陆羽是湖北竟陵人,著成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称巴山峡川为茶之源。
 
  另外,湖北有茶使王昭君、李道宗。王昭君是西汉时期湖北兴山县人,她将茶带到了北方少数民族;李道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堂弟,晚年封湖北“江夏王”,曾任过刑部、礼部尚书。41岁时,他送文成公主入吐蕃,与松赞干布婚配,他(她)们带去了茶。
 
    “谈湖北茶文化就要特别谈武当道茶,这得从仙山武当所处的地理位置来说。”十堰市民俗学会会长袁正洪经过深入调查认为,武当山南依中华诗祖、周朝太师尹吉甫故里房县和神农尝百草的神农架原始森林;北临古老汉水,孔子听《孺子歌》之处;西接渝陕巴山秦岭;东连古代三国文化历史名城襄樊。神奇的武当仙山成为中国道教圣地,而独特的秦巴武当山区地理位置,使之成为中国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孕育了源远流长的武当道茶!
 
  武当山惊现天然野生古茶树
 
  武当山南依神农架原始森林,相传古时炎帝神农在神农架、武当山一带“斫(作)木以耜(赐),揉木为耒(累)”,搭架采药,开创农耕文明和医药文明。自古以来,这里流传着“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的故事。
 
  成书于三国魏明帝太和年间的《广雅》一书记载:“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饮。”据《括地志》载:今湖北西北的竹山、房县是“巴蜀之境”,是春秋文公十六年巴与秦、楚共同灭庸(公元前611年)后巴国扩张所至之地。由此证明:《广雅》书中记载的“荆巴间采叶作饼”的茶,产于鄂西北房县、竹山所处的秦巴武当山区。
 
  根据史书记载,鄂西山地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大量的野生茶树,属于全国茶叶原产地之一。
 
  武当山地处鄂西北秦巴山区,十堰市的竹山县和房县西南部山区古称巴国之地,正是陆羽《茶经》里所说的茶的产地“巴山之地”,是世界及我国茶文化的发源地,是道茶文化的发祥地。
 
  2008年5月,有关专家学者经过徒步考察,在武当山榔梅祠后山、岩林及八仙观等地发现了天然野生“太和茶古树”。
 
  这次发现的天然野生古茶树,沿岩壁山间长有11丛(蔸),一般都长4至5米高。其中最大的一棵古茶树高4.9米、树基部围径1.02米、树基部直径0.31米。有一蔸竟长有12个枝杆!此发现已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
 
  历经千百年盛名不衰
 
  我国素有西湖龙井、武夷岩茶、寺院禅茶、武当道茶四大特色名茶。千百年来,武当道茶之所以能够盛名不衰,誉满中外,贵在其品质优!
 
  鲁迅先生说“中国根柢全在道教”。中国的茶文化在于道茶文化。在中国的史书上有许多道人植茶制茶记载。
 
  自古以来,武当道人对道友和善男信女也是以茶礼待。
 
  武当山道教协会会长李光富说,武当道人对道茶的妙用有三:一是饮茶消病。茶,药书上称“茗”,俗话说,十道九医,道人十分注重道茶的药用价值,在仙山武当,古往今来,有不少道人饮茶消病。二是饮茶养生健身。饮茶能清心提神,清肝明目,生津止渴。在养生健身上是一个多功能的饮品。三是修身养性之用。道人打坐,讲究“和静怡真”,尤其是夜里打坐,在静坐静修中,难免疲倦发困,这时饮茶,能提神思益,克服睡意,以及道人修身养性,饮道茶可品味人生,参破“苦谛”,沏杯好的道茶,飘香观色,则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妙用。
 
  另据《十堰日报》2009年04月12日报道,近年来,源于秦巴武当的茶叶产业展露出勃勃生机!2008年,湖北十堰市茶叶总产量7955吨,总产值6.94亿元。茶叶产业产值、亩平效益、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在全市重点特色产业中均名列前茅,成为带动山区农民增收、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骨干产业。
 
  武当道茶炒制技艺
 
  自古以来,许多名道隐居仙山武当修身养生,他们利用武当山独特的地理条件,以神农尝百草的精神选植茶树,以太上老君炼丹般的独特工艺制茶,潜心研究道茶养生之术,形成了久负盛名的武当道茶。千年传承制作的武当道茶成为我国“西湖龙井、武夷岩茶、寺院禅茶、武当道茶”四大特色名茶之一,驰名国内外。
 
  道家千年传承道茶,制茶工艺独特,沏茶茶艺表演玄妙无穷,品茶养生充满哲理,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武当道茶文化。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武当山八仙观茶叶总场在走访道人和武当民间老茶农及请教专家的基础上,挖掘整理出了武当道茶茶园生产管理和鲜叶采摘分级、杀青、揉捻、手工整形制茶工艺,生产出了传统的系列武当著名道茶。武当道茶的传统制作工艺价值、养生价值、道茶文化价值、茶叶产业经济价值、医药价值、生态环保价值、旅游观光文化价值,十分珍贵。
发布人:admin
● 上一篇新闻: 陈年云南普洱茶发霉了还能喝吗?
● 下一篇新闻: 中国茶叶的种类
告诉好友】【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图片文章
相关文章
· [普洱茶中国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云南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中国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云南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中国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云南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中国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云南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中国新闻] 第十二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云南新闻] 第十二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新闻评论
{$review}
新闻专题
 云南普洱茶信息·新闻
 8888
广告位置
热点新闻
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云
云南质监抽查茶叶结果·九
第三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
宜兴紫砂壶有毒?(央视非正
云南临沧·名茶“邦东昔归
《长期饮普洱茶易致骨质疏
清明节·中国农历二十四节
128万元·1900年款蓝标宋聘
魅力云南·世界共享 外交部
云南西双版纳第一坝子·勐
推荐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二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二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二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关于我们 | 用户中心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云南普洱茶信息网·行业信息专业网站 http://www.cnynpec.com/· http://www.cnynpec.cn/ 咨询电话:(0)13888643081 15887832941 咨询 QQ:1259879281
中国云南普洱茶行业信息专业网站 建站十三年余 Copyright © 2005-2020 http://www.cnynpe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号,有事请Q我。 您是本站第位访客
云南普洱茶行业信息网·携手行业主流 拟建成为公众 健康 客观 专业信息类·且具公益性 代表性的云南普洱茶行业综合信息网站·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滇ICP备090118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