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茶博会复婚成功即将呈现
今年两大茶博会合二为一了。11月26日~30日,“第十届广州国际茶文化节”与“2009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联合在中洲中心举行。据了解,本届展会规模达3.6万平方米,设国际标准展位1100个,规模创国内同类展会规模历史新高。
两大茶界盛事合并,是受去年11月25日信息时报独家报道《两大茶博会同开乱了套》引导而来。
广州茶文化促进会会长邬梦兆接受信息时报记者专访时这样表述:“广州茶文化促进会自2000年举办首届广州国际茶文化节、茶文化博览会以来已连续成功地举办了9届,成为了著名的文化品牌和节庆活动。2003年至2005年广州越秀展览公司共参与承办3届广州茶文化博览会,2006年起独立承办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广州地区形成两大茶展会共存的局面”。
“两大节会同期举行,各有特色、各有所长。不同的场馆,同样是人头攒动,人流络绎不绝,这很好地说明了在广州地区办茶业展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另一方面,许多茶企茶商都不愿进行‘二选一’,而是同时参加,这对参展商来说是一件很费力气的事情,同时也造成人力物力的分散。而许多慕名前来的茶客茶人,往往不明白两个展会的区别,容易造成混乱。因此,经过各方的努力协调,决定对今年的广州茶文化节和茶文化博览会进行有效整合,‘合二为一’,统称为‘第十届广州国际茶文化节暨2009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
六大茶类齐集 讲座可免费听
据悉,今年的广州茶博会将有来自海外及国内各大产茶区的450家企业参展,70%以上是各地龙头企业,参展企业数量较上届增加了10%以上。参展茶品囊括了六大茶类众多品种,包括有铁观音、大红袍、云南普洱茶、藏茶、广西六堡茶、湖南伏茶、正山小种红茶、滇红、中国台湾冻顶乌龙、阿里山高山茶、越南红茶、马来西亚老茶等。
另悉,茶博会期间还将举办一系列的特色茶文化活动,包括中国茶业营销论坛、亚洲茶产业经贸合作座谈会、茶知识专家讲座、2009广东茶艺师职业技能大赛等。与会市民可免费听取讲座,普及茶文化知识。
【新闻链接】:
广州:两大茶博会同开乱了套 市民拜托“复婚”
11月下旬,2008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第九届广州国际茶文化博览会同时在琶洲举行,两个茶博会“对岸”交火,“打”得不可开交。
展商忙跑场,市民走错馆,弄得众人“晕陀陀”!专家、参展商、消费者一致认为“两会合一,分春秋两季进行”对打造广东茶叶消费强省,促进我国茶产业发展最为有利。
“我们拿着赠送门票到达中洲中心才知道此茶博会非彼茶博会!”参观市民黄先生抱怨跑错馆。
“我们刚定下参展位,又有人来招展了,后来才知道广州有两个茶博会”,参展人紫砂工艺名家佘敏燕至今未完全明白个中情况。“都是好朋友,我们只能两边都参展,参展面积都差不多,同样做特装,双方都不得罪!”这几天,普洱张的普洱张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智强来回奔跑于琶洲与中洲两个展馆,累得不可开交。
原来,11月下旬广州开幕了两个茶叶博览会。
其中“2008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和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联合主办,广州市越秀展览有限公司承办,于20日在琶洲中洲中心拉开帷幕。
而“第九届广州国际茶文化博览会”则于21日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琶洲展馆开锣。广州国际茶文化博览会是由广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华茶人联谊会联合主办,广州茶文化促进会、广州广新外贸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办。
据了解,前两年,广州这两大型茶博会基本上都做到了错开时间、错开地点举行,但今年却“巧合”地变成了时间完全重合。业内戏称它们“官民大斗法”,斗法归斗法,因此却给展商带来了麻烦给市民带来了混乱。
据了解,早在2004年至2005年,被业界喻为“官方”的广州国际茶文化博览会,与被俗称“民办”的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是“联姻”关系。
公开“分手”原因是:2006年,“哥德堡”号仿古船访穗,第七届广州国际茶文化博览会为迎合“哥德堡”号的到来,提早于8月在广东芳村茶叶城举行。而合作两年,一直以承办单位身份进行招展的越秀展览公司则依旧在11月举办“茶博会”,名为2006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