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岩手铁壶·岩手古今中国茶缘
浩然之气
日本岩手县知事达增拓也的办公桌上摆放着座右铭,上写:“浩然之气”,知事说他喜欢孟子的话。
知事感谢中国政府和人民给日本灾区的援助,感谢中国国际救援队来日本岩手县大船渡市进行救援。
当地人告诉记者,救援活动很艰苦。同在日本岩手县进行救援活动美国军方救援人员,每天能回到军舰上洗澡、就寝。中方救援人员每天吃压缩食品、不能洗澡、睡在帐篷里。生活条件差距悬殊。但几支国际救援队中,中国救援队是坚持到最后撤离大船渡市救援现场的。记者告诉当地人,中国国际救援人员凭的就是浩然之气,
当地人还告诉记者,日本岩手县各地为防灾抗灾,市民义务组织消防团。“311”地震海啸发生后,日本岩手县大槌町安渡地区断电,广播不能使用,无法通知居民迅速躲避海啸,义务消防团员越田富士夫见情况紧急,敲钟示警,呼唤避难,直到海啸淹没自己,全无退避之意。身为木匠的普通人,奋不顾身、舍己救人,凭的也是浩然之气。
日本岩手县是地震海啸重灾区之一,却当之无愧是抗震救灾的先行者。日本岩手县最先开始建造临时住宅、如期在8月中旬最先完成所需临时住宅的建造,最先让全部灾民搬出避难所。
壶茶之交
达增知事说,许多中国人还不了解日本岩手县,但日本岩手县与中国云南普洱茶的故乡已有壶茶之交。
因产地和树种的关系,云南普洱茶叶片较其他茶叶更肥厚。使用什么茶具泡云南普洱茶最好,也是制茶人和品茶人感兴趣的话题。通过反复比较和品评,找到一种理想的器具——日本铁壶。特别是在云贵西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沸点低,铁壶的传热性和保温性更显优势。
日本铁壶中的著名品牌是“南部铁器”。“南部”是400年前当地藩主的姓氏。“南部铁器”指的是江户时期“南部藩”所产铁器制品,其地点就是现在日本岩手县境内。当年此地铁矿资源丰富,藩主请来铁器铸造工匠,推动铁器产业发展。明治时期皇太子巡视东北地区,参观各地特产,“南部铁器”名列其中,由此身价倍增。2004年日本岩手县来华推广铁器制品。2009年达增知事亲赴上海,与中方共商壶茶结缘。2010年日本岩手县与中国云南省普洱市在上海世博会联手亮相,展示传统铁器工艺和云南普洱茶品茶艺。
黄金之国
达增知事告诉记者,日本岩手县今年最大的喜事是,6月26日县内知名景点平泉古迹被选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是日本东北地区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其意义重大深远,不仅是岩手县,也是日本东北地区灾后重建的曙光。
平泉位于岩手县南部,周边地区古称奥州。11世纪末当地豪族藤原清衡历经征战统一奥州。为弘扬佛法,祈愿和平,藤原清衡在平泉建都并建造中尊寺,公元850年开山,他在落成法会上宣告“建造没有硝烟的理想家园”。11至12世纪的日本战火连绵,由此产生了追求和平安宁愿望和思想,人们希望死后成佛,生活在没有苦难的净土世界里。其净土思想和中尊寺等5处古迹合称“平泉文化遗产”,成为申报世界遗产的软件和硬件。此地水绕山环,古树参天,庙宇静谧幽雅,恍如人间仙境。
“平泉文化遗产”的渊源不乏与中国古代相关。中尊寺的开山者是圆仁和尚,圆寂后尊称慈觉大师。公元836年圆仁42岁赴唐学法,修行9年归国,所著《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是遣唐使中唯一文字记录。中尊寺内国宝之一是隔行交替分别用金泥和银泥抄写的经书。抄写原本为宋朝开元寺版经书。相传当年以沙金十万五千两从宋朝购进,当年平泉王国与宋朝往来频繁。中尊寺内顶级国宝是金色堂,其内外全用金箔贴面,是代表平泉黄金文化的唯一佛堂。马可波罗在《东方见闻录》中写道:“Chipangu(注:即日本国)位于距大陆以东1500英里的大洋中......这里到处可以看到黄金,因此国人都拥有许多黄金”。金色堂建成270年后京都的金阁寺,至今日本岩手人也称当地为“黄金之国”。
日本岩手山川秀美,民风淳朴。记者前往毛越寺参观,走到门前方知离关门时间5点还有5分钟。守门大姐热情招呼:“保证5点出来,可以免费观看”。记者出门时离关门还有1分钟,仍有游客刚到门前。守门大姐还是刚才那句话,游客欣喜至极。平泉附近有一车站名为“一关”,记者一行购票后进入站台候车,过了一会儿见车站工作人员跑来,告知刚才售票多收20日元(约合人民币1元6角),实在抱歉。日本岩手人热情朴实令人感慨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