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洱茶信息|普洱茶信息网|云南普洱茶-欢迎您! 今天是: 用户中心 发布信息 用户注册 收藏本站
网站首页 普洱茶产区 普洱茶新闻 普洱茶厂商 茶技培训 普洱茶文化 茶与健康 普洱茶经典 普洱茶具 普洱茶知识
市场信息 普洱茶企业 普洱茶图片 普洱茶茶城 普洱茶艺 普洱茶视频 在线音频 普洱茶问答 茶人博客 普洱茶论坛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普洱茶新闻 →  普洱茶文化新闻 → 新闻浏览:饮茶当需“膏”人一等·位高权重的云南普洱茶茶膏详解
饮茶当需“膏”人一等·位高权重的云南普洱茶茶膏详解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点击数:4708 更新时间:2011-07-15【字体:
 
饮茶当需“膏”人一等·位高权重的云南普洱茶茶膏详解
 
 
 
  2004年,鲁迅之子周海婴先生将自己收藏的几十克云南普洱茶膏捐献给国家博物馆,并拿出一小块(约3克重)在广州拍卖,终以1.2万元的价格成交。
 
  被宠爱的“茶汁”
 
  2004年,鲁迅的儿子周海婴先生将自己收藏的几十克云南普洱茶膏捐献给国家博物馆,并拿出一小块(约3克重)在广州拍卖。一个富商花了12000元拍得,并当众冲泡品尝。受邀的专家在品尝后给出了一个结论:此块茶膏为清朝宫廷流传下来的茶膏。自此,“云南普洱茶膏热”旋即出现。
 
  相信远古的先民们一定是“吃茶”的,他们翻山越岭追逐着獐狍野鹿,溪涧边几片鲜嫩的翠叶被他们信手拈来嚼上几口,顿时精神爽利……随着文明的演进,那几片鲜嫩的翠叶被胡乱采下投入陶鼎加水熬煮,芬芳馥郁,几碗下肚消食祛病。此后直到唐朝,茶还与药类似,需与葱姜等辅料一同熬了喝,恐怕当时的茶等同于今天的汤吧。
 
  中国人是挑剔的,特别是在饮食方面,这应该源于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教导,茶经历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挑剔,到了唐宋时期已经成了高贵典雅的象征,这一点突出表现在从采茶、制茶到饮茶有了许多讲究,不信,看看从唐朝传到日本并被一根筋的大和民族保存至今的日本茶道就明白了,您要是没有几天当和尚坐过禅的经历,“日本茶”的过程简直就是“受刑”……从“茶”到“道”,是一个文化的过程,其实说白了,就是复杂化的过程,就是慢慢讲究起来的过程。
 
  明朝以前的茶大都是“团茶”“饼茶”,制作过程相当复杂也相当“讲究”,一种茶不经历几十道工序是入不得文人士大夫和皇亲国戚金枝玉叶们高贵而挑剔的尊口的。唐代制茶与我们今天的制茶方法有很大的差别。那时的制茶工艺几乎是以蒸青饼茶为主,陆羽在《茶经》中,对这种饼茶制作工艺高度概括为十四个字,即“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
 
  这其中——“蒸之、捣之、拍之”这三个工序极易将茶叶中的部分茶汁与纤维物质分离,在空气氧化作用下,溢出的茶汁凝结成了“膏”。陆羽在《茶经》中多次提到“膏”字,他认为在饼茶的加工过程中应“畏流其膏”,意思是不能把“膏”挤压出去,不然会使制成的茶饼表面像箩筛,形状枯干。他认为最好的饼茶应是“含膏者皱”,也即要将茶叶中的茶汁挤压出来附着在茶叶表面,经过空气氧化后,使茶汁形成的膏状物质存留在茶叶之间,这就使饼茶的表面由于“膏”的生成,形成皱纹状。这也成为唐代鉴别好茶的一条标准。
 
  虽然陆羽从制作饼茶中发现了茶汁溢出后出现“膏化”现象,并认为这个“膏”是茶叶中的好东西,但他没有将茶汁与茶叶中的纤维物质彻底分离,而只是让“膏”仍然保持在茶饼的表面,与后来真正意义上的“茶膏”还有一定的距离。但陆羽的“真经”一定给了后人极大启示,在他去世的一百多年之后,“茶膏”便悄然出现了。
 
  据《十国春秋》记载,南唐闽康宗通文二年(公元937年),就有贡品茶膏进献,“贡建州茶膏,制以异味,胶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凡八枚”。“……胶以金缕……凡八枚”,“茶膏”一问世就要用金丝装扮以示贵重,并且数量极少只有“八枚”,而不像其它茶叶那样车载斗量,可见其稀少与珍贵到只能作为贡品,并被郑重其事地载入史册。
 
 
  “宠儿”位高权重
 
  “贡品”意味着什么,中国人都知道。在“举天下奉一人”的年代,“贡品”意味着优质、珍稀、绿色、无毒、精工细作,意味着“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就连制作贡品的工艺工序也是秘不示人的,而享用“贡品”意味着什么就更不言而喻了。
 
  茶膏之极致品味
 
  南宋时期福建转运使主管帐司赵汝砺所著的《北苑别录》第一次记录了宋代制作茶膏的方法:“茶既熟谓茶黄,须淋洗数过。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先是包以布帛,束以竹皮,然后入大榨压之,至中夜取出揉匀,复如前入榨,谓之翻榨。”虽是简述,其工艺之繁复也可见一斑了。然而,如此繁复得到的是什么呢?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如同橄榄榨油,无非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茶叶制膏的过程中还有许多生物酶作用其间,这又像是酿酒的过程,其结果当然神奇。据说最高品级的茶膏外观会出现白霜,这种挂霜的茶膏有如雪覆青石,是茶叶中富含的儿茶素与咖啡碱的络合物,有极强的药用价值与保健价值。
发布人:admin
● 上一篇新闻: 云南普洱茶品藏须“藏真、藏对、藏好”
● 下一篇新闻: 云南普洱茶茶膏之迅捷速效
告诉好友】【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图片文章
相关文章
· [普洱茶中国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云南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中国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云南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中国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云南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中国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云南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中国新闻] 第十二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云南新闻] 第十二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新闻评论
{$review}
新闻专题
 云南普洱茶信息·新闻
 8888
广告位置
热点新闻
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云
云南质监抽查茶叶结果·九
第三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
宜兴紫砂壶有毒?(央视非正
云南临沧·名茶“邦东昔归
《长期饮普洱茶易致骨质疏
清明节·中国农历二十四节
128万元·1900年款蓝标宋聘
魅力云南·世界共享 外交部
云南西双版纳第一坝子·勐
推荐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二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二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二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关于我们 | 用户中心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云南普洱茶信息网·行业信息专业网站 http://www.cnynpec.com/· http://www.cnynpec.cn/ 咨询电话:(0)13888643081 15887832941 咨询 QQ:1259879281
中国云南普洱茶行业信息专业网站 建站十三年余 Copyright © 2005-2020 http://www.cnynpe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号,有事请Q我。 您是本站第位访客
云南普洱茶行业信息网·携手行业主流 拟建成为公众 健康 客观 专业信息类·且具公益性 代表性的云南普洱茶行业综合信息网站·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滇ICP备090118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