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洱茶信息|普洱茶信息网|云南普洱茶-欢迎您! 今天是: 用户中心 发布信息 用户注册 收藏本站
网站首页 普洱茶产区 普洱茶新闻 普洱茶厂商 茶技培训 普洱茶文化 茶与健康 普洱茶经典 普洱茶具 普洱茶知识
市场信息 普洱茶企业 普洱茶图片 普洱茶茶城 普洱茶艺 普洱茶视频 在线音频 普洱茶问答 茶人博客 普洱茶论坛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普洱茶新闻 →  普洱茶健康新闻 → 新闻浏览:喝茶抗癌、提神、增强记忆·六色茶养生各有所长
喝茶抗癌、提神、增强记忆·六色茶养生各有所长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点击数:4762 更新时间:2011-03-06【字体:
 
喝茶抗癌、提神、增强记忆·六色茶养生各有所长
 
 
 
 
    编者的话:茶,被中国人称为“国饮”。喝茶已成了很多人生活中每天的“必修功课”。除了可以放松身心、怡神养性外,喝茶到底有多少保健作用呢?本期,我们请来专家一起为您揭开茶中的奥秘。

  茶叶中有三大宝

  抗癌、提神、增强记忆

  历史在茶杯中流淌千年。中国人从不曾把茶当作单纯的饮料,而是有益健康的“茶药”。在唐代就有“茶为万病之药”的说法,后世对此倍加推崇。现代研究让人们揭开了茶叶的神秘面纱,发现了“三大宝藏”。

  第一宝,茶单宁抗癌。茶叶中的苦味和涩味就来自茶单宁(茶多酚)。它占茶叶可溶性成分的40%—60%。茶单宁可是茶叶里的“第一大功臣”,首先,它能抗氧化、提高免疫力,对许多癌症包括肺癌、食管癌、肝癌、结肠癌等有预防功效。其次,茶单宁能调节血脂,有减肥消脂的功效。再次,茶单宁能强化微血管活性,增加人体对营养素的吸收。最后,茶单宁还有降低血糖、防止吸烟损伤的功效。

  第二宝,咖啡因提神。研究发现,茶叶的可溶性成分中,有8%—10%的咖啡因。咖啡因能利尿,加速体内废物排出,同时还有刺激中枢神经、提神的作用。另外,它还能增加新陈代谢,促进肌肉收缩。不过,茶泡得越久,渗出的咖啡因越多。睡眠不好的人、情绪易波动的人、孕妇等少喝为佳。

  第三宝,茶氨酸强记忆。茶氨酸是茶叶中特有的游离氨基酸。茶叶中生津润甜的滋味就是它带来的。茶氨酸在新茶中最多,随发酵过程而减少。研究发现,茶氨酸可以明显促进脑中枢多巴胺释放,提高脑内多巴胺的生理活性。因此它能使人精神愉悦,同时会增强记忆,提高学习能力。另外,茶氨酸还有降压、平复情绪、缓解身心疲劳的作用。

  六色茶养生·各有所长

  按照茶叶的品种不同、发酵方式有别,茶叶可分为六种颜色。

  绿茶清凉解热毒:与其他茶相比,绿茶中的许多成分都得到了较好保留,常饮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虚热、内火、炎症病变和消化道肠道疾病(如肠炎、痢疾等)者,较宜饮用绿茶。绿茶冲泡水温不要太高,80℃—90℃即可,白茶、黄茶也类似。

  红茶温热利养胃:红茶属全发酵茶类。与绿茶明显不同,红茶具有温热的特性。寒凉性体质(虚寒、内寒)或消化道胃病(如溃疡病、慢性胃炎等)者,较宜饮用红茶。红茶、黑茶、青茶等都需要用沸水高温冲泡。

  青茶乌龙能减肥:乌龙茶(青茶类)属半发酵茶类,被誉为“苗条茶”、“美容茶”等。日本临床试验证明,乌龙茶能显著降低胆固醇和减肥。

  黑茶以及云南普洱茶去油腻:黑茶和云南普洱茶均属后发酵茶类。特别是云南普洱茶品质更好更具有良好的去油腻、助消化的功效。法国人尤其喜爱它,并将中国云南普洱茶称之为“刮油茶”。法国曾有实验:每人每天喝3杯中国云南普洱茶,1个月后,许多人减轻了体重,并降低了血脂。

  白茶防龋齿:白茶属于轻微发酵茶类,常见的有“毫银针”、“寿眉”、“白牡丹”等。美国研究显示,白茶可增加机体的溶菌酶,能使细菌细胞壁裂解而死亡。白茶还对预防肺炎、龋齿等感染非常有效。

  黄茶适中都能喝:黄茶属轻发酵茶类,其加工程度居于绿茶与红茶之间,冲泡后具有黄叶黄汤的特征,常见的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大黄茶”等。与绿茶清凉和红茶温热的性味相比较,黄茶类的性味特征居于两者之间,普通人几乎都适合。

  最后,我们常见的花茶是再制茶,依它的底茶而定,并不属于六色茶之中。

  喝茶5忌

  时间忌太长:茶叶冲泡时间过长,可能会发生变质,甚至滋生致病微生物。

  饭前忌大量:饭前大量喝茶,可能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导致食欲下降。

  饭后忌立即喝浓茶:一般来说,饭后喝茶有助于消食去脂。但是如果饭后立即喝浓茶,则可能导致膳食中营养物质吸收不良,影响人们对铁质和蛋白质类物质的吸收。

  泡茶忌过浓:茶越浓,刺激性越大。如经常大量饮用浓茶,会引起头痛、恶心、失眠、烦燥等。

  忌冲泡次数过多:除了乌龙茶等少数茶外,大多数茶只能冲泡3次。如果冲泡次数太多,90%以上的营养物质和功能成分均已被浸出,特有的滋味和香气也不明显。

  小包分装,最好冷藏

  爱喝茶的人都知道,茶叶的保存是个大麻烦。越是发酵程度轻、香气高的名贵茶叶,越是难以保存。因为茶叶极易吸湿、吸味,若贮存不当,香气、滋味、颜色等都会发生变化。

  首先,要选对容器。保存茶叶的容器以锡瓶、瓷坛、有色玻璃瓶为佳,家庭中常见的铁罐、木盒、竹盒等也不错,但塑料袋和纸盒就不太好。

  其次,保存温度也很重要。按茶叶保存时间长短来看,贮存6个月以内,最好放在冰箱的冷藏室(0℃-5℃);贮存超过6个月时,冷冻(-10℃至-18℃)较好。

  要注意的是,从冰箱中取出茶叶时,应先让茶罐内温度回升至室温后再取出茶叶,否则茶叶容易凝结水汽,使余下茶叶加速劣变。最好将购买的茶叶用多个小包分装后再冷藏,每次只需取出一小包即可。

  此外,保存茶叶的地点不能有樟脑、汽油、化妆品、香精、香烟、洗涤用品等有强烈气味的物品。

  中国十大名茶

  1.浙江西湖龙井:知名的绿茶,产于浙江杭州西湖的龙井村,其中以产于狮峰的龙井品质为最佳,具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的特点。

  2.安徽黄山毛峰:绿茶的一种,产于安徽的黄山地区,由长期生长于云雾滋润的茶树鲜叶制成,无寒暑之侵袭,经精细制作后成茶具有“外形细扁微曲、状如雀舌、香如白兰、味醇回甘”的特点。

  3.江苏洞庭碧螺春:产于江苏吴县太湖之滨的洞庭山,用春季茶树采摘下来的细嫩芽叶炒制而成,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卷曲成螺,冲泡后芽叶在茶杯中有如白云翻滚,清香袭人。属于绿茶。

  4.江西庐山云雾:产于江西庐山。采摘鲜叶经精细制作后,成茶具有“芽肥毫显、条索秀丽、香浓味甘、汤色清澈”的特点,堪称绿茶中的极品。

  5.安徽六安瓜片:产于安徽西部大别山区,以六安、金寨、霍山三县所产为最佳,逢春季采摘,成茶呈瓜子状,具有“色翠绿、香清高、味甘鲜、耐冲泡”的特点。属于绿茶。

  6.安徽祁门红茶:产于安徽南部的祁门县,属工夫红茶类,为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之一,成茶芽叶柔嫩、条形紧结纤长、完整匀称,有锋毫,色泽乌润,香气清鲜高爽而持久,带有果香,滋味浓醇鲜爽,汤色红艳明亮。

  7.福建安溪铁观音:产于福建南部的安溪地区,属乌龙茶类,茶叶条索紧结,色泽砂绿鲜润,冲泡后呈现出愉悦的花香,滋味浓纯,令人回味无穷。

  8.福建白毫银针:产于福建东北部的福鼎、建阳、政和等地,属于白茶类,成茶满披白毫,色白如银,细长如针,汤色黄亮清澈,滋味清香甜爽。

  9.湖南君山银针: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君山岛,属于黄茶。芽头白毫满披,底色金黄鲜亮,有“金镶玉”之美称。冲泡时开始芽头冲向水面,悬空挂立,徐徐下降于杯底如金枪林立,又似群笋出土,间或有的芽头又升至水面,有起有落,十分悦目。汤色杏黄明亮,香气清鲜,滋味甜和鲜爽。

  10.云南普洱茶:产于云南西双版纳、云南普洱等地区,属另类茶,散茶条索粗壮肥大完整、色泽褐红或带有灰白色。紧压茶外形端正匀整、松紧适度,汤色红浓明亮,香气呈现出愉人的陈香味,叶底褐红色,滋味醇厚回甜。
发布人:admin
● 上一篇新闻: 关牧村关注:做大做强茶文化
● 下一篇新闻: 浙台茶农汇聚浙南高山·烹茶会友论早茶
告诉好友】【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图片文章
相关文章
· [普洱茶中国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云南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中国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云南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中国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云南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中国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云南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中国新闻] 第十二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云南新闻] 第十二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新闻评论
{$review}
新闻专题
 云南普洱茶信息·新闻
 8888
广告位置
热点新闻
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云
云南质监抽查茶叶结果·九
第三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
宜兴紫砂壶有毒?(央视非正
云南临沧·名茶“邦东昔归
《长期饮普洱茶易致骨质疏
清明节·中国农历二十四节
128万元·1900年款蓝标宋聘
魅力云南·世界共享 外交部
云南西双版纳第一坝子·勐
推荐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二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二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二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关于我们 | 用户中心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云南普洱茶信息网·行业信息专业网站 http://www.cnynpec.com/· http://www.cnynpec.cn/ 咨询电话:(0)13888643081 15887832941 咨询 QQ:1259879281
中国云南普洱茶行业信息专业网站 建站十三年余 Copyright © 2005-2020 http://www.cnynpe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号,有事请Q我。 您是本站第位访客
云南普洱茶行业信息网·携手行业主流 拟建成为公众 健康 客观 专业信息类·且具公益性 代表性的云南普洱茶行业综合信息网站·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滇ICP备090118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