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洱茶信息|普洱茶信息网|云南普洱茶-欢迎您! 今天是: 用户中心 发布信息 用户注册 收藏本站
网站首页 普洱茶产区 普洱茶新闻 普洱茶厂商 茶技培训 普洱茶文化 茶与健康 普洱茶经典 普洱茶具 普洱茶知识
市场信息 普洱茶企业 普洱茶图片 普洱茶茶城 普洱茶艺 普洱茶视频 在线音频 普洱茶问答 茶人博客 普洱茶论坛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普洱茶新闻 →  普洱茶文化新闻 → 新闻浏览:用手撕绘出茶文化风俗画
用手撕绘出茶文化风俗画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点击数:5863 更新时间:2011-01-23【字体:
 
用手撕绘出茶文化风俗画
  
 
    --解读西安民间艺人李运正茶画系列作品
  
 
  一种简单而又古老的饮料,能够让人引发出无限美妙的艺术构思,这种奇妙的现象,大概只有在文化积淀特别深厚的中国才能出现,大家首推公认的就是茶叶文化。中国茶文化正式形成是在盛唐时期,那就是大唐的茶都长安(今西安),茶画的出现也大约从这时开始的。
  
  我们不妨留注一下现在众多的茶事活动,不时也伴有茶诗、茶画、茶书法的笔会出现,发展到今天,典型的茶文化会议上,若无诗画与书法、茶艺助兴,人们反而觉得像缺少了点什么?可见茶与各种艺术结缘,确有内在的因果关系。古城西安的民间艺人李运正,他能用一双男人的巧手创绘出一种撕纸画来,并在有形与无形之间达到一种艺术的内涵,让人观看后啧啧称奇,了不起、真是了不起啊!……而他用手撕绘出茶文化风俗画,把秦风茶韵升华到了一个书画家从未有过的高度,这就不能不让人刮目相看了。
 
    谈茶忆陆羽,茶圣传千古。先看他第一幅画《茶圣陆羽》,这是一种高难度的技艺,是在丝缎子上做出的画儿。古之有叫帛书、帛画,后来发展成叫绢本画,这种绢必须经过处理后才能作画。而他所绘的这幅丝锦画,宽高约有2~3米,画面上色彩斑斓,闪灼生辉,是采用了工笔的画法,其染色和在纸上作画一样,运用得十分自如,创作出了具象的图案,把茶圣陆羽品茶鉴水的自然状态全都极其逼真的展示出来,也让人重温起了宋代诗人梅尧臣诗云:“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约事春茶”的赞语来。我曾在全国乃至国际间茶文化研讨会上,也见到过许多有关陆羽的绘画作品,但给人的视角冲击力不大,像这么大、像这么夸张、而富有视角效果的生动画面,的确还是首次看到。李运正是把我国丝锦文化和传统的中国工笔画结合在一起,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这样就有了独特的丝锦画特点。此画能与中国茶博馆、湖北天门市和西安大雁塔广场陆羽的雕塑作品相媲美!
  
  陕西是我国古老的茶文化发祥地之一,留下了许多珍贵文物与遗址,例如陕南汉中地区煎茶岭就是一例。三国时诸葛亮身居褒汉,志在伐魏,为团结一致共同抗敌,在勉县去略阳的一座山顶上设煮茶坊,亲派使者到接官亭邀请当时军力强大的驻宁羌兴州(今日陕西宁强县与四川广元市交界处)的羌氐族首领来上山品茶议事。诸葛亮谈茶论道,欲借谈茶性和中庸之道以谋求与羌氐和合携手共讨曹魏。羌首在宁静的品茶中得益,深受诸葛亮人品与才华的感化,亲帅数十万大军归汉共同北伐。为祝贺这一功事件,诸葛亮赐其山名为“煎茶岭”,延传至今,已成为诸葛亮以茶睦邻的古遗址。李运正在表现这一事件时,把羌族首领居右上位,而诸葛亮居左下位,强化了人物形象。体现出了客来奉茶的礼节性,乃是上坐、上坐、请上坐,喝茶、喝茶、喝好茶的诚心诚意。这样就把绵延起伏的山岭与三国古栈道上的刀光剑影般做了淡化般的处理,只有让人对茶中的和为贵有了深刻的理解。
  
  一方水土养一方水。李运正原籍是江西南昌丰都城区人,祖辈手上是以贩运经营景德镇瓷器和药材为生而留居陕西汉中之地,可以说从小就受到了三国文化的熏陶,加之此地又是茶叶之乡,他对茶碗茶壶泡茶的民间习俗了如指掌,从中汲取了许多营养,达到了处处留心皆学问的目的。再譬如“略阳罐罐茶”、“茶壶会”等撕纸画,都给人以和谐淳朴的美感,带有一种泥土的芬香,这就是他独创的撕纸画作的魅力,给人一种新鲜的语境。而在今天,陕南的略阳、宁强,渭北高原一带的彬县、长武、永寿、麟游和我的家乡扶风法门寺等地方,这种熬煮粗大笨的“陕青罐罐茶”的生活习惯现在还保留着,越是偏僻越盛行,围着火炉喝煎茶,把罐罐茶比喻为生活中的“千里驹”和“神仙水”,确也达到了“宁可三月不食肉,不可一日无茶喝”的程度。我也曾长期验证过这种生活,所以对李运正的此画就感受到了绝对真切的亲和力形象。
 
   李运正不是高等学府里头走出来的专业画家。他参加工作是在省城建局下属的一事业单位,从事着搞勘测、绘图纸等十分琐碎的技术活努。他所专攻的撕纸画,纯属偶然的启发。八十年代初期,有一次,他乘火车从北京返回西安,所看到了坐在车厢卧铺对面上的一名旅客,携带着的大包小包的糖果,因人多拥挤的原因,粗糙的黄麻纸包装被磨损成了碎片,扔掉在了茶几上。他不由得拿起一看,这揉搓烂的废旧纸片上,倒有几分自然状的图形来,这种残缺之美点燃起了他一种创作的欲望。回到家后,他迫不及待的寻找来同样的纸质,有意撕扯,谁知画图显现。他便认真起来,用手再次撕作心中想象的图形,一幅题为家乡的《巴山庄户》的撕纸画很快就完成了,抱着试一试的运气就送到《西安晚报》,谁知美术编辑对曾未见过的这种画,也及时给予发表,让李运正一下子痴迷起来。有心作画绘不成,无意撕纸能成画,这也让他自己把油画的爱好转移于此画。工作之余,撕纸画成了一种爱好、乐趣与追求。一家三口人,都能绘画创作,精美的撕纸画就是家中的绝活儿。为了撕绘精品,他们还自费前去敦煌莫高窟和青藏高原写生考察,积累了大量的资料,这在陕西和全国是极为少见的事例。前些年,老伴因病去逝,在弥留之际,还拉着老李的手,抚摸着儿子李健的头叮嘱道:“一定要把撕纸画手艺当成传家宝传下去……”这就是民间艺人的家风所在。老伴走后,父子俩强忍悲痛,埋头创作,从不间断,创作出了一大批撕纸画,成功的在西安群众艺术馆举办过展览与研讨会,让许多书画家眼界大开,我就是在那次会上认识李家父子俩,研习了他们的代表作品,真不愧是放大了的金石味,路子很野很宽。我不能不说的他“喝胡茶”与“茶坊”、“茶馆”、“茶铺子”、“茶炉子”等撕纸画,约有奖牌般大,画面上古色古香,再现了古城西安各个朝代的民间饮茶图,就象生活中的风俗画。尤其是在表现喝胡茶上,那是贞观七年(公元633年)十二月戊午,上皇李渊、太宗李世民为庆贺各民族入臣长安,置酒于汉未央宫。席上突厥颉利可汗起舞,“南蛮”酋长冯智戴咏诗,民族融洽,群臣祝贺,上皇“既而笑曰:‘胡越一家,自古未有也!’”一时间,喝胡茶,着胡服,戴胡帽子十分盛行。当然李运正未能用撕纸画表现出这宏大的场面,而是通过一个侧面的场景——与茶有关的人和事,把长安城中亦多茶肆茶馆全都体现出来,这也印证了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句:“蜀茶寄来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的长安茶香气象来。开门每天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在反映长安茶俗方面,李运正用撕纸画的手法,对此就做了很好的拓展和诠释。其图画面,人物形态,夸张而真实,细腻中就连老汉们烟锅对接火,拄着拐杖的老婆们见面的驻足问候,家禽畜兽的自由自在的神状,就象浓缩了长安城里有名的骡马市场,而生活中的喝茶习俗浓烈得让人难从画中走出。茶为国饮,长安大兴!民间艺人,无疑为人们讲述着十三王朝的都城长安,那难以消逝的茶文化记忆,让我们不要忘记历史。


       一个大男人,不用剪子,仅凭两只手,就能撕出一幅绝美的画儿,这就是一种新型的艺术画种,以撕纸语言塑造形象,融合了汉代石刻的古拙、金石的雅韵、民风的素养,是任何工具无法替代的。正因如此,著名作家、三秦文化研究会会长何金铭是撕纸画的呐喊者,他呼吁要保护研究撕纸画!李运正现为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安市文化局经过普查后确定扶持的民间艺人,他的撕纸画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申报申遗。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原秘书长安正中生前评价道:陕西缺乏的就是本地区画家,李运正是唯一的本土画家,这是他的一个强项,是属于原生态的东西,其有工艺性、文化性、历史性和永久性!……李运正全身心的投入已经30多年,也是与我国改革开放同步发展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好政策让他如鱼得水,不断提高着技艺,所创作的一系列关中民俗撕纸画,情景交融,别具一格,堪为珍宝。他就是我国撕纸画领域里的开创者!其中所做的茶画,让我这个茶文化工作者过目难忘,在情不自禁中有话要说,只能顺手拈来唐朝诗人胡令能《咏绣障》诗为尾——
  
               “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
  
                 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韩星海,出生于佛教圣地——陕西省扶风县法门镇。伴夏茶网顾问。大学文化程度,系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散文学会和陕西作家协会、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并任中华茶人联谊会理事,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新闻文化研究会、陕西三秦文化研究会聘任的研究员。供职于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陕西文化交流中心,任常务主任等职务。先后著书出版了12部通讯报告文学、散文集和茶文化专著。2010年曾荣获全国第二届“觉农勋章奖”。目前本人还被全国10多家报刊杂志社聘任为特约记者、特约撰稿人和专栏作家等。
 
发布人:admin
● 上一篇新闻: 中国紫砂艺术市场价值建构正走向科学化规范化
● 下一篇新闻: 品读云南普洱茶感悟·品茶论道
告诉好友】【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图片文章
相关文章
· [普洱茶中国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云南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中国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云南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中国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云南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中国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云南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中国新闻] 第十二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云南新闻] 第十二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新闻评论
{$review}
新闻专题
 云南普洱茶信息·新闻
 8888
广告位置
热点新闻
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云
云南质监抽查茶叶结果·九
第三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
宜兴紫砂壶有毒?(央视非正
云南临沧·名茶“邦东昔归
《长期饮普洱茶易致骨质疏
清明节·中国农历二十四节
128万元·1900年款蓝标宋聘
魅力云南·世界共享 外交部
云南西双版纳第一坝子·勐
推荐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二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二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二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关于我们 | 用户中心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云南普洱茶信息网·行业信息专业网站 http://www.cnynpec.com/· http://www.cnynpec.cn/ 咨询电话:(0)13888643081 15887832941 咨询 QQ:1259879281
中国云南普洱茶行业信息专业网站 建站十三年余 Copyright © 2005-2020 http://www.cnynpe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号,有事请Q我。 您是本站第位访客
云南普洱茶行业信息网·携手行业主流 拟建成为公众 健康 客观 专业信息类·且具公益性 代表性的云南普洱茶行业综合信息网站·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滇ICP备090118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