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洱茶信息|普洱茶信息网|云南普洱茶-欢迎您! 今天是: 用户中心 发布信息 用户注册 收藏本站
网站首页 普洱茶产区 普洱茶新闻 普洱茶厂商 茶技培训 普洱茶文化 茶与健康 普洱茶经典 普洱茶具 普洱茶知识
市场信息 普洱茶企业 普洱茶图片 普洱茶茶城 普洱茶艺 普洱茶视频 在线音频 普洱茶问答 茶人博客 普洱茶论坛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普洱茶新闻 →  市场营销类新闻 → 新闻浏览:续云南普洱茶之后再造天价茶叶神话·金骏眉探究
续云南普洱茶之后再造天价茶叶神话·金骏眉探究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点击数:5407 更新时间:2010-09-06【字体:
 
续云南普洱茶之后再造天价茶叶神话·金骏眉探究
 
 

<Script src="http://js.jrj.com.cn/detail/ver2009/common2.js" type=text/javascript> </Script>

  万元金骏眉:红茶or玉液?

 
   金骏眉火了!
 
  云南普洱茶的疯狂炒作之后,金骏眉横空出世,续写天价茶叶的神话。
 
  2005年才创制的金骏眉,价格年年飙升,从2005年的3000多元每斤涨至现在的上万元每斤,在茶叶市场掀起了新一轮的波澜。
 
  金骏眉属于武夷山小种红茶的顶级品种,武夷山小种红茶是世界红茶的鼻祖,英国王室热衷并风靡世界的欧式下午茶,就是起源于武夷山的小种红茶。
 
  正宗金骏眉产于武夷山桐木关自然保护区内,海拔为1200-1800米,采摘保护区内小种野生茶树的芽尖,结合正山小种的传统工艺制作。
 
  由于原料珍稀和制作工艺复杂,金骏眉一出世就显示了其不菲的身价,同时也招来了大批的仿冒、山寨产品。如今在茶叶市场上,金骏眉的价格从几百到上万不等,都号称自己是正宗的“金骏眉”,市场销售情况十分混乱,让消费者不明就里,也让金骏眉的品牌遭到透支。
 
  No.1 千金难买金骏眉
 
  “桐木关自然保护区内环境很好,桐木村人口大概只有1000人,6万-9万颗茶叶芽尖才能制作成1斤的金骏眉茶叶,业内估计金骏眉每年的产量只有两三千斤。”北京某茶业商会执行副秘书长汪先生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2005年,新诞生的金骏眉就已价格不菲,高达3600元每斤,因为用5-6斤的嫩茶芽才能制作出1斤的金骏眉,正山茶芽尖每斤价格约为500元,因此1斤金骏眉的成本价就达到3000多元。
 
  汪先生告诉记者,由于今年的霜冻比较厉害,茶叶产量减少,北京市场上,金骏眉的价格已经涨到1.5万-2万元每斤,去年的价格还是1.2万元每斤。
 
  记者在北京的一些茶叶销售店看到,有的包装打上“金骏眉”出售的红茶,售价仅几百元,如阿里巴巴批发网上一些武夷山红茶卖家出售的“金骏眉”仅800元每斤。而记者在某茗茶店看到,该公司出品的英伦风尚金骏眉红茶,售价是2000元每盒,每盒茶叶的净含量是100克。“现在市场上的金骏眉多是炒作概念,真正桐木关出产的金骏眉在市场上少之又少,很多人有钱也买不到正品的金骏眉。”汪先生说。
 
  某茶店的销售人员介绍,正宗的金骏眉全部用芽尖制作,因此外形细小紧秀,颜色为金、黄、黑色相间,汤色金黄透亮,闻起来有烤红薯的味道,品起来有淡淡蜜味,口感鲜活甘爽,连泡12次仍饱满甘甜。
 
  No.2 金骏眉混战山寨品
 
  市场上一些高档茶叶销售店的金骏眉动辄过万一斤,而一些茶叶店铺价格几百元的红茶也打出“金骏眉”的旗号。尽管金骏眉扛着顶级红茶的大旗,但是市场销售却十分混乱。
 
  “市场上用其他红茶冒充金骏眉的情况十分普遍,现在业内没有一套具体的标准,也很难评判出什么是正品的金骏眉,有些价格非常高的金骏眉,也不一定是桐木关出品的,有可能是用其他品质非常高的红茶,加上金骏眉的制作工艺来做成的替代品。”汪先生告诉记者。
 
  “市场上比较普遍的是用坦洋功夫红茶、政和功夫红茶来打包成金骏眉销售。” 福建省当地经营红茶的王先生告诉记者,“金骏眉的价格上涨是炒作上去的,大家都说这个茶好喝,就一传十十传百,价格自然上去了,其中是有人为的因素的。”
 
  桐木关自然保护区的土质是半岩石半沙砾,生态环境和气候非常好,野生小种茶树的芽尖具有其他产地无法比拟的特殊品质。
 
  市场上不仅充斥了大量的金骏眉产品,还有银骏眉,甚至也冒出了铜骏眉的说法,很多喜欢喝茶的人都难以说出其中的奥妙。
 
  汪先生告诉记者:“严格来说,金骏眉是属于正山小种的顶级品种。金骏眉全部都是用芽尖来制作的,银骏眉的品质略次于金骏眉,是用按照一芽一叶的比例制作的,铜骏眉也叫赤甘,是一芽两叶,普通正山小种是一芽多叶的。”
 
  据汪先生介绍,用别的品种红茶来冒充金骏眉,同样是采集这些品种红茶的芽尖进行制作的,如果用品质很好的坦洋红茶、政和红茶芽尖,做出来的茶同样有着上乘的口感,普通人很难分清和真品金骏眉有何不同,甚至是一些深谙茶道的茶友也不一定能分辨清楚。
 
  除了坦洋红茶、政和红茶,也有部分用云南红茶、宜兴红茶来冒充金骏眉的。
 
  No.3 金骏眉陷知识产权争夺战
 
  “金骏眉究竟是一个品种,还是一个品牌,现在业内也很难说清楚。”汪先生说。
 
  市场流传,金骏眉之所以叫“金骏眉”,是由于用其创始人之一梁先生名中的“骏”字命名的缘故。
 
  而首创金骏眉的某茶业董事长江先生则认为,之所以用“骏”来命名,一是“骏”通“峻”,意寓其茶青采自桐木关崇山峻岭中的野生茶树,二是江先生希望这款新产品能像骏马奔腾般快速推广开来,三是在某茶业公司参与制作金骏眉的老茶师中,梁先生名中含有“骏”,因此取“骏”而非“峻”。
 
  2005年,江先生陪同几位北京来的客人在竹林小憩,由于客人的一句话“铁观音、龙井用芽尖可以做出好茶,为什么小种野茶不能呢?”受到触动。
 
  江先生同厂里的制茶师傅梁先生等人一起,用正山小种的传统制作工艺来尝试制作芽尖,创出了一个新的红茶品种——金骏眉。
 
  2010年2月,某茶业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金骏眉”、“银骏眉”为商标,此事在福建的茶商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遭到了当地其他企业的反对:一旦“金骏眉”成为正山茶业的注册商标,其他茶叶企业就失去了市场。
 
  而正山茶业公司公开回应其他茶企的质疑时声称,“金骏眉”是该公司员工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他们拥有对“金骏眉”、“银骏眉”的知识产权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至于其他茶企对于商标注册后将造成垄断,对整个福建红茶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的疑虑,正山茶业公司称,如果商标能注册成功,将无偿授权给符合条
件的茶企或者个人使用。
 
  目前,除了某茶业制作正品“金骏眉”之外,桐木关制茶世家出身的梁骏德创办的骏德茶厂同样也制作真品金骏眉,并创立了“骏眉梁”的品牌。
 
   Tips·金骏眉的冲泡方法
 
  金骏眉最好用优质的山泉水、井水、溪水、纯净水等冲泡,水烧开后,需等开水凉到85-90度冲泡,第一泡是洗茶,第一泡至第十泡时长分别为:15秒、25秒、35秒、45秒、1分钟、1分钟10秒、1分钟20秒、1分钟30秒、2分钟、2分钟30秒。正品金骏眉可冲泡12泡。
 
  想要欣赏茶芽在水中舒展的优美姿态,最好用玻璃杯来冲泡,使用中投法进行冲泡:先在杯中注入大约十分之一的水,然后投入3-5克茶叶,然后沿玻璃杯壁注水进行冲泡,茶叶在杯中舒展开,就会散发出其特有的馥郁清香。
 
  目前金骏眉有兰花香、蜜香、红薯香三种香型。
发布人:admin
● 上一篇新闻: 弘扬茶文化·倡导“茶为国饮”
● 下一篇新闻: 云南勐海布朗山乡发展无公害生态茶
告诉好友】【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图片文章
相关文章
· [普洱茶中国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云南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中国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云南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中国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云南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中国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云南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中国新闻] 第十二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 [普洱茶云南新闻] 第十二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
新闻评论
{$review}
新闻专题
 云南普洱茶信息·新闻
 8888
广告位置
热点新闻
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云
云南质监抽查茶叶结果·九
第三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
宜兴紫砂壶有毒?(央视非正
云南临沧·名茶“邦东昔归
《长期饮普洱茶易致骨质疏
清明节·中国农历二十四节
128万元·1900年款蓝标宋聘
魅力云南·世界共享 外交部
云南西双版纳第一坝子·勐
推荐新闻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二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二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第十二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
关于我们 | 用户中心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云南普洱茶信息网·行业信息专业网站 http://www.cnynpec.com/· http://www.cnynpec.cn/ 咨询电话:(0)13888643081 15887832941 咨询 QQ:1259879281
中国云南普洱茶行业信息专业网站 建站十三年余 Copyright © 2005-2020 http://www.cnynpe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号,有事请Q我。 您是本站第位访客
云南普洱茶行业信息网·携手行业主流 拟建成为公众 健康 客观 专业信息类·且具公益性 代表性的云南普洱茶行业综合信息网站·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滇ICP备090118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