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洱茶信息|普洱茶信息网|云南普洱茶普洱茶新闻 →  普洱茶云南新闻 → 新闻浏览:云南茶企借茶博会触摸市场脉搏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云南茶企借茶博会触摸市场脉搏
——云南茶企借茶博会触摸市场脉搏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整理 点击数:6098 更新时间:2009-04-16 

 

云南茶企借茶博会触摸市场脉搏

 

 

 

    “人太少了,效果非常不理想。”“这次很成功,销量增长30%以上。”同样的茶博会,甚至同一个展厅内,不同的企业表达出截然不同的感受。一位参展商感叹道,展会既能够一叶知秋,又何尝不会一叶障目。

 

    “参展4年,今年效果最差,现场销售和订单都下降。”在5号展厅,一家规模颇大的茶企负责人如是感叹。今年茶博会是公司投入最大的一次,展位面积近200平方米,比以前翻了将近一番。10多个员工不间断地以茶会友,虽然人气在参展商中表现不俗,但和往年相比差距甚大。“以前的茶博会现场销售都在三四十万元,订货可以达到三四百万元,但今年3天来现场销售不到10万元,订货也仅几十万元。”这位负责人认为,原因是展会太冷清,专业观众锐减。

 

    有的参展商对今年茶博会抱有完全不同的心态。云南滇红展位上的一位负责人就说,公司面对眼下的市场已有应对策略,因此这次参加展会目的仅是为了宣传和展示,并不在乎销售额。据介绍,滇红往年现场销售可达到六七万元,订货100-200吨,而今年仅有2万元销售额,订货也和往年有很大差距。“我们正在调整产品结构,兼顾高、中、低档的消费。今年是奋斗年,打算用1-2年加大市场投入和宣传,不考虑回报,希望到第三年成为成功年。我们对普洱茶还是很有信心的。”

 

    “展会既能够一叶知秋,又何尝不会一叶障目。”云南龙润茶业集团副总裁汪滨对本届茶博会的评价是,参展和参观的厂商减少了,但是消费者却并不少,喝茶的人其实在增加。“关键是云南茶企坐等客人上门已成习惯,所以认为客人来得少就说市场不好,其实只要走出去找市场就会发现,待开发的市场依然非常大。”

 

    汪滨介绍,经历了市场洗礼,龙润今年主推的就是方便茶、速溶茶等快速消费品,就连传统茶砖也改小为100克的小包装出售,单品价格易被人们接受,并通过声势浩大的游戏活动派赠产品迅速聚拢人气。截至昨天上午,现场销售8万多元,加上签单的数量超过去年30%以上,还谈成了3个加盟商、1个经销商。

 

    云南大益茶业集团也对展会效果表示满意。相关负责人王先生表示,虽然销量和签单没往年多,但参加现场活动的市民却很多,当场消费的市民买茶也是自己饮用,而不像往年展会上大部分是收藏客和批发商。另外,王先生提到,此次前来洽谈的茶商不像往年主要来自广东,而是出现了不少东北、河南、山东的客商,“这些新兴市场将会发展迅速。”

 

    大益集团:云南普洱茶时代刚刚开始

 

    记者钟国华“云南普洱茶前几年发展太快了,那时的生意模式让很多人至今留恋。当下回归常态,需要有人弯下腰来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也就是老老实实在市场推广、终端建设、普及口味和品饮知识等方面下功夫了。”在受大益集团董事长吴远委托接受记者采访时,大益集团勐海茶厂、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邓增永认为,“云南普洱茶产业前景并不悲观,关键是心态要放平和,对前景我充满信心。”

 

    弯下腰来做实事

 

    “大益集团的市场战略并不会出现大的调整,只不过是在不同的具体阶段侧重点不同而已。”虽然目前很多业内人士都对云南普洱茶产业的信心不足,但大益集团却对此胸有成竹。

 

    邓增永从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来剖析:前几年云南普洱茶在全行业、政府、媒体的推广下取得了非常大的发展,可以说几乎让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了云南普洱茶。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的调整,可以说是一个行业发展历程中必须经历的正常调整。调整过后,云南普洱茶产业的发展方向、节奏势必与初期的火热阶段有所不同,那么企业也应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从市场角度看,前几年云南普洱茶的投资收藏需求占整个市场需求的较大比例,所以遭遇爆炒,知名度迅速提升。现在,云南普洱茶的需求转变为以品饮收藏为主、投资收藏为辅,作为行业龙头企业的大益集团,也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广终端渠道建设。

 

    “前几年的迅速火爆,是让消费者知道了普洱茶这三个字,但缺乏更深入的了解。现在企业要弯下腰来,在市场推广中致力于做三件事:一是让消费者熟悉什么是普洱茶;二是能让消费者能方便放心地买到云南普洱茶;三是推广云南普洱茶的品饮知识,让消费者买到后知道如何正确冲泡、品饮云南普洱茶。”邓增永说,其实这些事情都很普通,道理都很浅显,但它符合最基本的市场需求逻辑:认知—购买—品饮—持续消费—影响身边的人。

 

    今年大益茶价不会降

 

    “2009年大益茶价格不会降。”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大益的态度非常明确。邓增永说,前段时间看到相关机构公布的一则消息,云南茶叶产量在经历了自2000年开始到2007年连续八年增加后,在2008年出现了下降,而这还是在茶园面积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出现的。这就表明,在其他各项生产成本普遍呈增加态势的情况下,茶叶原料和成品的成本都呈增长趋势,很难看到价格下调的空间。如果此时下调价格,势必会打击茶农的积极性,所以应当让价格保持稳定,才有利于市场的平稳发展。

“其实客观来看,当前云南普洱茶的价格并不高。”他认为,在市场拓展过程中,企业不能总是盯着“降价”这种单一的竞争手段,而应在致力于推出切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提升服务、推广市场等方面下功夫。就整个中国茶叶行业而言,都远远没到同行之间拼个你死我活的时候,更不要说是云南普洱茶行业了。

 

    云南普洱茶行业发展的大幕才刚刚拉开,需要全体同行齐心协力做市场推广。真正最重要的,一定是消费者的需求。如果一味追求低价,势必放弃掉中、高端的各类需求,那无疑就将自己给局限住了。

 

    云南普洱茶的时代才刚开始

 

    “金融危机的冲击,毫无疑问会对大众的消费信心产生影响,但云南普洱茶同行也不必谈金融危机而色变。当前中国政府大力拉动内需,反倒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茶产业的发展。”邓增永认为,国内市场需求的潜力很大,云南普洱茶的出口比例较小等因素决定了,云南茶人无须过多担忧金融危机的冲击,而更应把眼光盯准国内市场的拓展。

他分析,从市场需求来看,云南普洱茶去脂消腻的特性,切合了目前中国人的健康理念,这也是看好云南普洱茶未来前景的理由之一。

 

    “总体来看,中国虽然是茶叶的故乡,但在世界各国人均茶叶消费量排名中仅居第30位左右,即使和同为茶叶生产和消费大国的印度比较,也仅有其2/3左右,茶叶在中国人生活中的融入度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所以茶产业发展的空间非常大。”邓增永最后乐观地说,盛世茶兴,云南普洱茶的时代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