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洱茶信息|普洱茶信息网|云南普洱茶普洱茶新闻 →  普洱茶文化新闻 → 新闻浏览:云南普洱茶的“隔锅香”心理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云南普洱茶的“隔锅香”心理
——云南普洱茶的“隔锅香”心理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整理 点击数:4950 更新时间:2011-12-29 
 
云南普洱茶的“隔锅香”心理
 
 
    不知道茶友们有没有这样的心理:一个平时经常使用、饮用的东西,突然之间就没有了,会觉得可惜,而以前并不知道它是多么的好?!昆明某茶友说的是这样一款优质的云南普洱茶,一下子被广东的茶友抬走了三件,我喝着剩下的茶样,突然很是怀念,甚至有点伤感!?
  
    呵呵,说的就是题图里边的这个云南普洱茶小生饼,也是无量山毛茶某茶企今年做得很出色的一款云南普洱茶生饼茶,本来昆明某茶友个人是想私藏藏私一些滴,无奈碰到好友并且交情很深的那种加上厮磨硬泡,抬走三大件吧,我留一箱,没想到送走这位朋友,我**网店的一位资深老朋友,又拿下整整64片一箱,某茶友还有12个散片,八点钟一过,大连一位“新”老茶友进店二话不说,全部扫光!
 
    这下真的没有了,只剩下茶品上架时候拍摄图片的那一片,并且已经砸开了,还有三分之一的样子,今晚就陪某茶友我啦,喝着喝着,不禁有了抬头一段文字,先贴在我是新浪微博上边。
 
    总而言之,喝云南普洱茶有点年头的茶友们,都会有一些某茶友所描述的如下心理滴:
  
    1.崇拜名人阶段
    
    这个阶段一般有大概半年的时间,比如邓时海教授着作里边提到的,某某大教授说的,某某先生自产的,等等和种种。典型代表就是2002年云南普洱茶在资本布局的阶段,过了这个时候,呵呵,昆明某茶友自己的话就是:专家就是砖家,教授不过只是一只叫兽而已。
  
    2.迷信大厂品牌阶段
    
    昆明某茶友说的是2005年以前的云南普洱茶,2006年以前的下关沱茶,2007年之前的云南滇红茶叶,这些都是云南普洱茶乃至云南茶叶的教科书级别的东西,不过,过了这个时间段,参股的参股,换人的换人,一句话概括起来就是:除了那块牌子,其他东西已经是多余的……不明白某茶友话中的意思,砸开一个05年的特级沱茶自己尝尝,大概就清楚了,某茶友多说一个字,都是废话!
  
    3.“隔锅香”阶段
    
    这个环节特别的漫长!简单的说,就是别人的都是好的,自己手上的都不行。开网店七年以来,昆明老王贩售过天乙号、天一堂、中茶、老同志、下关沱茶、天地人、平西王府、乐生号、龙圆号……这个名单很长滴。公平的说,这是一种积累、探索、品鉴和选择的阶段,每个人经历的时间长短是不一样的。
  
    4.定性定型阶段
    
    不用过多的解释,就好比摄影一定会走到定焦头阶段一样的道理。
  
    实际上,上边这四个阶段,是喜欢云南普洱茶长期坚持饮用云南普洱茶者,必须经历的道路。昆明某茶友在互联网里边看到过“茶道在心”观念的时候,就准确知道这样一个事实:云南普洱茶的好坏高低,必须经过自己的嘴巴喝、舌头尝才能能知道的。
  
    云南普洱茶,从形状上来分,有云南普洱茶砖茶、云南普洱茶饼茶、云南普洱茶沱茶大体三种,从工艺发酵方面来区别,有云南普洱茶生茶和云南普洱茶熟茶两大类,从工艺制程来看,有机械化云南普洱茶和传统手工茶,从拼配的角度上边来看,有新旧拼,等级拼,叶梗拼、产地拼、春秋配等等至少二十多种,从最基本的年份来看,有春夏秋,有三年陈、五年藏、十年印等等,更不用说那些无聊茶商换包装纸又重新粉墨登场的玩意……所以,关于云南普洱茶的质量判断,最直接最有效最方便的技术就是:砸开一片云南普洱茶饼茶自己泡自己喝!!!舌头骗不了你,自己喝得满意喝得舒服,才是你自己心目中的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