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洱茶信息|普洱茶信息网|云南普洱茶普洱茶新闻 →  中国茶行业新闻 → 新闻浏览:茶艺师“紧缺”问题何时能完善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茶艺师“紧缺”问题何时能完善
——茶艺师“紧缺”问题何时能完善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整理 点击数:4673 更新时间:2011-10-20 
 
茶艺师“紧缺”问题何时能完善
 
 
 
    用工荒VS招工难·由专业茶艺师“紧缺”引发的思考
 
    茶艺师“紧缺”问题何时能完善
 
    “××招聘茶艺师,工资收入3000元以上……”。眼下,记者发现,许多茶艺馆门前都张贴着招聘茶艺师和茶艺员的海报广告。如今,这边工作难找,那边岗位难招。记者从省城一些茶艺馆了解到,各茶楼都有用工缺口的问题,尤其是茶艺师这个岗位奇缺。究其原因,有关专家分析说,茶楼日益扩张,用人量逐年增多,竞争越来越大,对员工素质的要求也在增高,可真正懂茶艺的人员却少之又少。
 
    专业茶艺师“紧缺”月薪3000元难觅
 
    “一边是就业难,许多人找不到工作;一边是茶艺师人才的匮乏。现在有许多茶艺馆、茶艺店茶艺师的岗位严重缺员。”日前山西茶叶展评组委会专家组组长杨先生表示:前段时间,北京的几家茶艺馆要人,每月5000元的工资却招不到这样的人才。目前,我省也有许多茶庄给出了优厚的待遇,月薪3000元至5000元不等,但专业茶艺师“紧缺”现象一直没有得到缓解。
 
    据山西茶业展评组委会的调查,太原市现有各种销售茶叶的专业店、柜1000多家,各种茶艺馆、茶楼、茶会馆等公共饮茶场所500家以上,还有许多与茶艺表演及茶文化相关的专业店家。但在省城5万多茶业从业人员中,目前真正拥有茶艺师资格证书的茶艺师只有100多人,技师和高级技师更是寥寥无几,茶艺师缺口达到3000人以上。
 
    从业人员多没证·水平参差不齐
 
    从1999年起,原国家劳动部将茶艺师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的1800种职业之一。2002年11月8日,《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颁布了,经过培训的专业茶艺师正日渐走俏。但由于北方产茶量少,加之人们对茶艺的不理解、不重视,目前多数茶艺从业者都不具备茶艺师资格。具体到茶行业来说,职业培训还没有得到广泛的普及,最终导致企业招不到可用之人。“在省城,茶艺师也是近两年才兴起的。能列入到大典里的都被国家列为最正规的职业名称,茶艺师在社会上它是一个名正言顺的职业。国家把茶艺师的级别定为五级,初级、中级、高级、技师以及高级技师。从我们的工作角度来讲,是5、4、3、2、1,倒着来,初级是五级。但是就目前太原市的茶艺馆从业人员的素质来看,多数没证,水平参差不齐,能达到这些职业要求的人还是很少。既然国家已出台了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我觉得就应该起到规范行业的作用,使茶艺师的素质有所提高,也使我国古老的茶文化能得以发扬,使我们这些对茶文化感兴趣的人能有个受熏陶的机会。”太原市劳动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韩主任对记者说。
 
    人才流失严重·茶艺馆老板抱怨
 
    “现在本来招人就很难,即使招来了,绝大多数从业人员不专业,缺乏相应的文化知识,不会鉴别茶叶优劣,不懂茶艺技巧,更缺乏茶艺师所须具备的内涵,我们只有培训。没曾想,当技术学到后她们便离开了,我们只能再招,这样往往影响到茶庄、茶馆的可持续发展。”某茶艺馆的老板抱怨说。
 
    记者调查发现,如今茶艺店人才流失现象非常之严重,这已成为行业里普遍存在的问题。“好不容易开业了,花钱培训完了,不到一个星期,三个就跑了两个,有的在一年内有20%的流失现象。”一茶艺馆的老板如是说。
 
    “在用人方面,从识茶、品茶、悟茶到茶文化,没有理论知识就会局限其发展,高级茶艺人才的缺失日益成为制约产业发展壮大的"瓶颈"。”杨力组长说道。
 
    “茶艺是茶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与茶书、茶诗、茶联相比,它的文化内涵更为直观。茶艺师不仅仅是年轻、有责任心就行了,尽管茶叶作为第三产业也可以说发展是突飞猛进的,对其文化水平要求并不高,但行业技能却是必不可少的。现在岗位紧缺,适合这个岗位的人却是相当匮乏。”杨力组长说。
 
    茶文化是核心·留住人才是企业根本
 
    “给他们一份稳定的工资,甚至给他们一份股份,有钱大家挣,这样才能带动企业的发展,留住人才。为了解决用人难的问题,有很多企业在人才储备、内训方面做着各种努力,效果很好。”
 
    山西某茶庄的赵女士告诉记者,她为了留住人才,可以说是下了一番功夫。她认为,首先要舍得付出,有舍才有得,他的员工拿到了同行业中较高的工资待遇。对于茶艺师,她在不断地培训,虽然也有极个别的茶艺师会流失,但大部分能留下来,原因是这些员工的付出与回报是成正比的。其次,在她那里,能见识到各种各样的茶,能学到很多东西,员工自身素质得到了提升,所以大家伙儿也不愿意走。她还自掏腰包将员工送到外地去学习,甚至每年到产地茶园收茶,她都带上员工一同前往。目前许多员工拿到了国家的资质证书,这也是她能留住人的关键。
 
    另外,有关人士分析用工荒和招工难的问题后认为,不同的茶叶品牌,有着自身不同的文化定位。茶企要走品牌化道路,那种单纯卖茶叶、卖服务的时代已悄然远去。现在不仅要求茶艺师能够正确演示各种茶艺的冲泡,还要懂茶文化,能适时介绍茶的典故、艺文,能够在茶艺冲泡时选择合适的水质、水量、水温和冲泡器具。
 
    看来,茶文化作为茶企的核心,作用越来越大。而没有高水平的茶艺师去演绎,茶文化也只能停留在嘴上,企业想要长足发展,培养和留住人才是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