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洱茶信息|普洱茶信息网|云南普洱茶普洱茶新闻 →  普洱茶中国新闻 → 新闻浏览:温州炒茶团抄底普洱茶?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温州炒茶团抄底普洱茶?
——温州炒茶团抄底普洱茶?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整理 点击数:5672 更新时间:2009-03-27 

温州炒茶团抄底普洱茶?

 

 

 

 

    云南茶界专家怀疑是囤有大量茶叶者在自我炒作,寻找脱身机会  

  

  普洱茶价格已回归茶叶本身的价值

  国内某食品类专业媒体前日发布消息说,目前正有浙江温州和台州商人在建仓普洱茶,准备新一轮投资。但记者调查发现,这些“建仓”并未在云南市场显现出效果。普洱茶专家称,温州和台州商人的所谓建仓,很可能是炒作行为,但这不会对普洱茶市场的复兴起到多大作用,3年之内普洱茶市场将很难回暖。  

  

    温州台州商人悄然建仓?  

  “买涨不买跌似乎成了投资者的习惯,两万元的时候有人买,为什么跌到2000元反而不能建仓呢?”在这家媒体的报道中,一名投资者正是根据这样的心理,以一件42片1900元的价格,买了数件大益7542生茶。这名投资者认为,自去年4月以来,普洱茶市场已经经历了一年多的低迷,如今应该是见底的时候了,而少了一批盲目的投资者,则有利于市场理性前进。“当然,今年入仓就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多放几年再出手。今年的普洱茶市,是考验投资者资金实力的时候。”  

  

    这家食品类媒体言之凿凿地说,通过多方面了解,温州、台州、义乌等地一些静观多时的普洱茶炒家在最近一段时间开始悄然建仓。而且,一些市场如茶庄经营者已经开始出现一些连锁反应,如开始小批量进货等等。“在短短十来天的时间里,有些普洱茶的批发价已经涨了100元-150元左右。”  

  

    “温台地区的商人,向来投资意识强烈,他们目前虽然只是小批量入仓,但不约而同地来订购普洱茶,也许是市场开始回暖的信号。”该媒体预测,普洱茶市场“拐点”即将到来。  

  

    云南市场反应冷淡  

  作为普洱茶的原产地,云南对整个市场的感知应当是最敏锐,也是有发言权的。然而,昨天记者调查昆明多家茶叶市场及省内的茶叶生产企业发现,市场并非如想象的那么乐观。  

  

    “生意差得要命,一个月有将近一半的时间连张都开不了。”昨天下午3点,前卫茶叶市场冷冷清清,和3月中旬记者来到市场时相比,景况显得更加凋敝,每隔不远就会看到关着的卷帘门和转让启事。一家专门经营普洱茶的店铺老板说,自从去年4月以来,情况一直很糟,再加上每年4月下旬到7月是茶叶销售的淡季,所以近段时间来,该店一直门可罗雀,每天亏损都在150元以上。“现在只能靠零卖些绿茶来稍微减少一点损失,普洱茶根本就卖不动,真不知道要熬到什么时候。”这位老板感叹说。  

  

    记者随后联系到大益集团,上述媒体的报道曾称该集团的茶叶曾被温台炒家买进。然而,大益集团一名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最近无论是价格还是销量都不见起色。只是在获悉有温台商人在建仓自家品牌普洱茶的传闻时,这名工作人员在表示不清楚该情况后,含混地说了句“市场整体有所好转”。随后,勐海县南峤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云南临沧勐库茶叶制品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均向记者表示,最近市场“很不行”,“卖不出去”,对于普洱茶市场出现拐点的说法,他们非常疑惑:“拐点?不可能!”  

  

    专家观点  

  三年之内难破冰  

  云南民族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蒋文中教授是云南普洱茶坚定的支持者和宣传者,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对这个行业的关注从来没有间断过”。然而,提及“普洱茶拐点即将到来”的说法时,他称“不可能”。  

  

    蒋文中说,2006年年底普洱茶市场异常火热的时候,精明的广东、福建炒家通过巧妙的买卖行为,拉高普洱茶的价格,并在赚取了大约300亿利润的时候成功抽身。与此同时,一些中小炒家及不明白普洱茶行情的马来西亚商人则深套其中,迟迟无法自拔。因此,对于本次“建仓”传闻,他认为不排除是一些囤积着大量茶叶的炒家在进行自我炒作,而寻找脱身机会的一种手段。“温台商人都是很精明的,他们很会利用媒体,而且行动一般非常审慎,即使真的建仓也不会有太大投入,这对于整个普洱茶市场是杯水车薪。况且经过2006年的疯狂之后,消费者已经非常理性,再大的炒作也不会掀起多大波澜。”  

  

    对于目前的普洱茶市场,蒋文中认为其价格已经回归茶叶本身的价值,但是在经过2006年的过度炒作之后,普洱茶现在面临的最大困境是有“知名度”没“信誉度”。“现在是痛定思痛的时候了,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勤练内功,在产品质量、管理和销售上下功夫,为普洱茶重新正名,唤醒市场信心。这个过程至少需要3年。”

 

 

                    作者(来源):《都市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