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洱茶信息|普洱茶信息网|云南普洱茶普洱茶新闻 →  普洱茶云南新闻 → 新闻浏览:王美津博士:评黄炳生《坚定信心发展云南普洱茶产业》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王美津博士:评黄炳生《坚定信心发展云南普洱茶产业》
——王美津博士:评黄炳生《坚定信心发展云南普洱茶产业》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整理 点击数:5698 更新时间:2009-03-27 

王美津博士:评黄炳生《坚定信心发展云南普洱茶产业》

 

 

 

 

    进入:黄炳生:坚定信心发展云南普洱茶产业

 

    2008年4月4日,《云南日报》发表了署名黄炳生的文章《坚定信心发展云南普洱茶产业》读后很受启发。黄先生是云南省人大副主任、云南茶业协会会长,从今年1月的央视《对话•解读普洱》到平日对茶产业的关心、对普洱茶产近千万人民生问题的关注,黄先生很得茶界人士的尊敬。但从我对普洱茶产业几年来的观察、分析以及文化研究、市场实践来说,黄先生的观点有几方面可以商榷:

 

    一、普洱茶问题,政府没有责任吗?

 

    黄先生总结普洱茶市场出现问题的五方面原因是:

 

    1、  基础消费市场不成熟;

 

    2、  部分商家恶意炒作;

 

    3、  几户大厂价格虚涨;

 

    4、  一些厂家规模扩张太快引起的质量下降;

 

    5、  少数媒体不负责任的宣传。

            

    以上五点总结得都很好。

 

    但是,五点之外,政府一点责任没有吗?

 

    也是在央视《对话》节目,黄先生说普洱茶只占云南GDP总值的0.5%;由此,我毫不怀疑政府对普洱茶的重视,但重视的程度不够:

 

    1、  普洱茶产业的四个工作,只重视了一个;

 

    众所周知,要搞好普洱茶,生产、流通、科技、文化是四个必须要做好、做到位的基础工作。但是政府在这几年来,只是重视了其中的四分之一:

 

    ——生产领域:政府花了大力气推行QS认证;我不反对QS,但实践中QS并未保证质量,如上黄炳生先生所列原因第4条就是事实;

 

    ——流通环节:规范、引导、管理做得不够。譬如外省市场出现了这么多假冒伪劣产品,工商部门定有失职嫌疑(不过有些事情也难怪他们:台湾人做的假老茶,哪指望我们的工商干部看得懂!)

 

    ——科技研究:到现在我没有看到省内哪家机构能把“越陈越香”四个字的是是非非向消费者说清楚;

 

    ——文化工作,著名的院士陈宗懋先生打过一个比喻:文化和科技是茶产业的两只翅膀;但是,普洱茶的两只翅膀至今软弱无力:譬如在资金方面,政府千万、上亿地支持到生产领域,诚然很好,但到现在为止,我没有听说过那一家踏踏实实做茶文化的机构得到过政府的一枚小钱(科技行业的我不清楚)。

 

    二、普洱茶的定位问题:

 

    黄炳生先生说:“……对普洱茶的发展方向进行正确定位。根据专家的建议,我认为把云南普洱茶定位为‘大众的时尚的健康饮品’是适当的。所谓‘大众的’就是应该使普洱茶成为广大老百姓乐意喝、喝得起的茶饮料;所谓‘时尚的’就是普洱茶符合当代人崇尚绿色、崇尚生态、崇尚自然的生活要求;所谓‘健康的’就是喝普洱茶安全可靠,有益人体健康。这样定位‘普洱茶’,就要求普洱茶的生产者、经营者都要为达到这一目标努力,各级政府都要按这一目标指导生产,引导消费”。

 

    文中提到的专家指西南农大教授刘勤晋先生;刘先生是以实验室为基础研究普洱茶的自然科学的专家,不是研究时尚的专家,也不是研究市场的专家。这个定位至少有三个问题:

 

    1、  普洱茶跟史玉柱的黄金白金有区别吗?

 

    2、  普洱茶跟可口可乐有区别吗?

 

    3、  普洱茶跟龙井、乌龙、竹叶青等等有区别吗?

 

    ——如果没有区别,广告干不过史玉柱,销售干不过坎德勒,普洱茶有生存的空间吗?

 

令人忧思。

 

    另外,“广大老百姓乐意喝、喝得起的茶饮料”,“喝得起”可以理解,但凭什么“乐意喝”呢?“广大老百姓”又不是在沙漠上。

 

    再另外,普洱茶不断地作为国礼用于外交,企业官场的高端们也不断普洱茶来往,不知接受茶品的这些人,按照该定位,是否算是“广大老百姓”?

 

令人发千古之忧思。

 

                   作者(来源):王美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