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洱茶信息|普洱茶信息网|云南普洱茶普洱茶新闻 →  普洱茶综合新闻 → 新闻浏览:1天跌1万·青岛云南普洱茶市场07年三天彻底崩盘(图)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1天跌1万·青岛云南普洱茶市场07年三天彻底崩盘(图)
——1天跌1万·青岛云南普洱茶市场07年三天彻底崩盘(图)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整理 点击数:6516 更新时间:2011-04-28 

 

1天跌1万·青岛云南普洱茶市场07年三天彻底崩盘

 

 

 

    相信许多人对2007年云南普洱茶经历的那场“暴涨暴跌”依旧记忆犹新。那一年,确实是疯狂的一年,“炒茶”一度齐名于“炒股”,甚至凌驾其上,一时间,大量资金投入云南普洱茶的炒作中,厂家商家甚至消费者,都在囤积云南普洱茶。一斤价值几百元的云南普洱茶,凭空被炒到几万元,人们甚至用“一克云南普洱茶一克金”来形容云南普洱茶的昂贵。然而好景不长,云南普洱茶市场最终“崩盘”,一般普通的云南普洱茶一夜间被打回原形。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人赚了钱,但大部分人亏了钱,甚至有的血本无归……

 

    兴起·云南普洱茶渐受欢迎

 

    “姑父十几岁就跟着父辈做茶业生意,最早从香港接触到云南普洱茶,了解到云南普洱茶的功效,认为比较有潜力,1996年,他到云南做起了云南普洱茶生意。”云南西双版纳某某茶业青岛经销商张女士说,刚开始卖云南普洱茶的时候,由于市场的认知度不高,在济南开的专卖店常常半个月都不开张,便宜的云南普洱茶只有十几元一斤,是典型的平民茶,市场需求量也很小。

 

    正因云南普洱茶长期沉默,2000年之前,产量很少,上了年份的云南普洱茶老茶饼更是奇货可居。张女士介绍,以千年古茶树制成的云南普洱茶饼保存得当的话确实“越陈越香”,受港台地区的带动以及后来加入进来的福建、广东茶商的推波助澜,云南普洱茶市场在2003年后逐步繁荣。“增值幅度每年20%至30%左右,这是符合云南普洱茶价值成长规律的。”张女士说,到了2005年,随着宣传力度的加大,好多人都听说云南普洱茶有暖胃的功效,就跑到店里来尝一尝、试一试,开始喝云南普洱茶、收藏云南普洱茶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

 

    暴涨·云南普洱茶贵比金价

 

    回忆起2006年、2007年云南普洱茶过山车似的疯狂涨跌,张女士仍唏嘘不已,“不仅是茶商疯狂,整个市场都已经疯狂了,就连云南思茅市也改名为云南‘普洱市’。”

 

    “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云南普洱茶市场的炒作开始变味,新加入的散户越来越多。”青岛某某茶业市场的宋先生说,经过此前一系列的“概念炒作”,白领以饮云南普洱茶来展现自己的时髦,并不懂茶的文化人以饮云南普洱茶表明自己的内涵,商人送礼以送云南普洱茶为档次,甚至机关内的司机也要学着一把手端起一把紫砂壶品云南普洱茶。有这么多的市场利好因素支撑,加之云南普洱茶“越存越有价值”之说,在中国市场上有大量的人就连“云南普洱茶生茶与云南普洱茶熟茶”、“晒青茶与炒青茶、烘青茶”都分不清,甚至认为 “霉味就是老陈味”的散户在2007初涌进云南普洱茶市场,而拥有130多家业户的青岛茶叶市场也进入了家家户户卖云南普洱茶的时代。

 

    “当时,每天都能接到厂家发来的传真,云南普洱茶一天一个价,说实话,我已经看不清市场了,就连茶农也开始炒鲜叶,最便宜的云南普洱茶也翻了5番,变成五六十元钱一斤。”张女士说,那一年,她店的年销售额达到了100万元。

 

    2007年初,最贵的一饼云南普洱茶在青岛卖了8.7万元的高价,折合每克240多元,远超当时的黄金价格。

 

    暴跌·回归百姓市场

 

    “一夜之间,云南普洱茶从天价跌落到2005年的水平,2008年,2009年是许多云南普洱茶茶商最苦涩的日子,大量的囤货被套牢,越便宜越没有人买,这就是市场追涨杀跌的法则。我们的年销售额也下滑到三四十万元。”张女士说,炒云南普洱茶的人确实有一夜暴富的,投入10万赚了百万,但更多的是先赚后赔,或是直接被套牢,被压得翻不过身来。

 

    “其实,云南普洱茶的爆炒对我们经营者的伤害是最大的,人们对云南普洱茶有了很大的误解。”张女士说,经过两年多的沉淀,现在的老百姓才真正重新开始了解云南普洱茶,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喝云南普洱茶。

 

    主营崂山绿茶的宋先生说,云南普洱茶就是一种大众饮料而已,只要消费者回归理性,爆炒之后的价格回归是逃不掉的宿命。

 

    业内说法·恶炒导致恶劣口碑

 

    “云南普洱茶的天价违背了价值规律,炒作大于云南普洱茶本身的价值,所以云南普洱茶的价格才会这么快地往下跌。”青岛茶叶市场总经理、李沧区茶叶商会会长翁先生说。

 

    翁先生说,炒作过后的云南普洱茶在消费者中间产生了非常坏的影响,资本倾销方式的恶劣造成了消费者对云南普洱茶的不信任。云南普洱茶产业遭受重创,多年来在低谷中徘徊。

 

    其实,云南普洱茶作为传统的茶饮料原本就是一个保健性能较好的边销茶、平民茶,因此无论是上涨还是下跌,消费者都应该理性地看待。翁先生认为,只有为云南普洱茶找到真正的消费者,才能推动这个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爆炒风波过后,凭借云南普洱茶独特的口味和大众化的价位,今后只要不乱炒,已经在中国茶叶品牌中占据了很重要一席之地的云南普洱茶必然会进入更多百姓家。

 

    最新动态·产地再现炒作苗头

 

    2007年对于云南普洱茶的恶意炒作让云南普洱茶的价格严重背离了价值,最终导致泡沫破裂并让这个行业一蹶不振,低迷长达3年之久,严重损害了云南普洱茶行业的健康发展。那些跟风炒作的投资者往往会承担市场最严厉的惩罚,就是大量资金被套牢,自己蒙受巨大损失。如今,大量来自广东、福建、河南、山东、黑龙江等地的茶商前往云南普洱茶产地收购云南普洱茶古树茶,又呈现出游资炒作的苗头,希望广大投资者要谨慎入市,切莫成为新一轮价格泡沫的牺牲者。

 

    人物对话

 

    记者:为什么要去炒云南普洱茶?李先生:所谓 “无利不起早”,在商言商,当时目的很明确,就是投机挣钱,想趁着云南普洱茶火的时候捞上一把。记者:现在回头看,后悔炒云南普洱茶的经历吗?李先生:不后悔,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这就像炒股一样,大家都想高抛低吸,但这个火候很难把握,现在再看其他的资本炒作,就觉着像小儿科,看透了。

 

    砸在手里近百万茶商却说很幸运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4月9日傍晚,南方茶商李先生(化名)在自己经营的茶楼里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炒云南普洱茶的经历。

 

    今年37岁的李先生从小跟着父亲来到青岛经商,之前也涉猎过不少行业,如服装、建材等,2001年年底,开始经营自己的茶行,那时他主营崂山绿茶,生意做得也顺风顺水。2005年下半年,云南普洱茶市场突然开始火了起来,经常会有顾客到李先生的店里询问 “有没有云南普洱茶卖”。时间长了,李先生就寻思着自己的茶行里也该进点云南普洱茶卖,“那个时候,全民都在谈论云南普洱茶,卖茶叶的店铺里要是没有云南普洱茶都叫人笑话。”

 

    倒手就能翻番

 

    2006年初,李先生来到云南普洱茶的产地云南去拿货,然而这里的疯狂景象让他傻了眼。“云南普洱茶供不应求,几乎市场上有多少就被人买走多少。各地的经销商一窝蜂地涌进云南,带着几百万元、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资金的炒家比比皆是。

 

    “在云南几个大茶厂,连夜排队等着提货的车队排出了十几公里,我通过朋友介绍,才从一级经销商那进了20万元的云南普洱茶,想从厂家直接拿货,没有一两百万元的保证金,根本不可能。”李先生说,大家都是直接成箱地把云南普洱茶搬上车,根本没人去检查品质如何。在手里囤了两个月后,他以55万元的价格出售,净赚35万元。

 

    “当时买我茶的人肯定也是炒家,茶叶都是按吨走量,谁没事会买上一吨茶放家里喝啊。”李先生说,尝到甜头的他再次前往云南,又进了一批云南普洱茶,刚运回青岛即以翻番的价格出手。

 

    从天堂跌落地狱

 

    有了前两次的经验,李先生又联系了几个圈内的朋友,凑了300万元的资金再次到云南进货。然而,天堂与地狱总是一步之遥,云南普洱茶的暴跌毫无预兆,给众多炒家当头一棒。“许多人发了疯似地筹集资金追涨,囤积了大量货源,却一下子跌入深渊”。李先生说,跳水快得让人来不及反应,就3天时间,前天还是22000元,第二天上午就跌到15000元,第二天下午就12000元,还没弄清怎么回事,第三天刚睡醒就成了9500元了。

 

    至今他还能记得云南普洱茶价格跌落时的情景,墙倒众人推,好茶平着往外卖也没人要了,价格从几千元一饼跌落到几百元、几十元。“很多人都蒙了,可以说是成也云南普洱茶,败也云南普洱茶,砸在我手里的云南普洱茶差不多近百万吧,不光将前两次赚的钱赔了进去,还赔进去了平时进货的流动资金。”李先生说,那时的他心里全是苦涩,只能拿赔得比他更多的人来安慰自己、麻痹自己。“别人都赔了1000万元,2000万元,我赔这点算什么,有人要自杀的,有人闹离婚的,我已经很幸运了。”李先生叹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