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洱茶信息|普洱茶信息网|云南普洱茶普洱茶新闻 →  市场营销类新闻 → 新闻浏览:中国茶叶出口需要抱团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中国茶叶出口需要抱团
——中国茶叶出口需要抱团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整理 点击数:4816 更新时间:2011-04-09 
 
中国茶叶出口需要抱团
 
 
 
    长期以来,中国茶出口处于大而不强的尴尬境地。如何让“养在深闺”的中国茶形成品牌,走红国际市场,是一个需要各方破解的课题。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也是最大的茶叶生产国,但长期以来,中国茶却处于无知名品牌、无国际地位的尴尬境地。如何让“养在深闺”的中国茶形成品牌,走红国际市场,是一个需要各方破解的命题。
 
    三月的宜宾阴雨绵绵,被极富层次的植被覆盖着的浅丘夹着丘间江水绵延开来这种典型的南亚热带气候赋予了这座城市得天独厚的茶叶生长条件这里的茶叶常年在2月上旬即可开园生产上市,比四川省内和江、浙一带的主产茶区早15天~20天,因此它有个别致的名字:早茶。已经成功举办三届的宜宾早茶节近日再次在这一蜀南之地拉开序幕。
 
    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城”美誉的宜宾既是茶马古道的起点,又是南丝绸之路的源头,悠久的茶历史和茶文化让宜宾成为我国最大的茶产区之一。宜宾市委书记杨东生告诉记者,2010年,全市早茶种植面积达220多万亩,产量6000吨,产值超过7亿元,成为我国最大的早茶集中产区。
 
    不过,相对于蜚声国内的声誉,宜宾主打的“早茶”牌并没有享誉国际。在制定今年早茶节的战略目标时,主办方将“走向世界”列在了“立足宜宾,面向全国”之后,足见宜宾早茶“走出去”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其实,宜宾所遭遇的尴尬折射的正是中国茶产业“大而不强”的发展现状。
 
    “从产茶大国到产茶强国,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茶叶研究所教授刘勤晋对本报记者说。
 
    “嘉木”非“名木”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按照《茶经》的这一解释,中国是盛产“嘉木”的大国。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统计资料显示,2010年,中国茶树种植面积为195万公顷,茶叶总产量为145万吨,茶叶年总产值为900亿元人民币中国已是世界第一大茶叶生产国。
 
    目前,世界上已有60多个国家30亿人饮茶,年消费量数以百万吨计,这已使茶行业成为一个跨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行业的综合性产业。作为老牌茶叶生产大国,中国在国际茶界的地位却并没有“产茶大国”的标签那样值得炫耀。
 
    “关键在于我们的茶叶没有形成品牌,”刘勤晋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的茶叶年出口量为30万吨,还不到去年总产量的1/4。即使"走出去"了也没有大的有影响力的品牌,出去之后都成了别人的填充料,或者被别人用作替代产品,或者贴上了别人的标签。”
 
    与此相比,斯里兰卡、印度、肯尼亚等国家的茶产量虽然不是世界第一,但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却远胜于中国,因此也拥有更大的出口议价能力。据刘勤晋介绍,印度、斯里兰卡的红茶常常能卖到很高的价钱。宜宾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光镭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宜宾早茶的价格相对来说并不高。
 
    通常,价格彰显着品质,尽管有时“名不副实”,比如说奢侈品。“你能说法国的葡萄酒就一定有多好?一个标价动辄上万元的名牌包就值那么多钱吗?”吴光镭说,“为什么消费者还是趋之若鹜,为高价买单?就是因为品牌的效应,这是一种消费者心理与品牌内涵相结合的营销。”
 
    吴光镭所指的“品牌”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商品的文化内核。但为什么法国的红酒能搭载法兰西浪漫的文化进入中国,“嘉木”文化历史悠久的中国却并没有做出国际名茶呢?中国研成控股机构董事局主席姚研成对本报记者说:“我们没能将中国的茶文化准确地传达给世界,我们所推的茶文化都是偏传统的,没有与当今文化相结合,没有培养一种让别人向往的文化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