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子公司重拳出击云南普洱茶市场·大益广东遇劲敌
“现在云南普洱茶在中茶的销售份额还在10%-15%,未来两年云南普洱茶将发展成占销售额50%的第一大主营业务”。29日,中粮集团旗下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茶公司”)总经理贾鹏在媒体见面会上告诉本报记者。而在一周前,云南普洱茶国内最大的生产商大益集团刚刚在广州启动全国70个主要城市的感恩茶会。中茶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涵盖全球茶区全品类的茶叶巨头,而大益则是深耕云南普洱茶业务多年、业内销售额最大的云南普洱茶巨头,双龙争斗战首先在云南普洱茶最发达的广东市场打响。
茶业“中华老字号”曾受累云南普洱茶炒风
中茶公司作为中国茶叶行业为数不多的“中华老字号”,已经在云南、福建、广西、湖南、安徽、浙江、江西等地建有多家大中型生产企业和原料基地,同时还销售印度、斯里兰卡和日本等产茶区的茶品,是中国茶叶行业龙头之一。中茶旗下云南普洱茶、西湖龙井、太平猴魁、铁观音、大红袍等名优茶种云集,相形之下云南普洱茶的表现并不算突出。
中茶公司一年10亿元销售额,其中10%-15%份额为云南普洱茶,大益集团年销售额超过5亿元,其中绝大部分为云南普洱茶业务。“中茶公司调整公司产品架构,完全是迎合消费者的口味需求。原来中茶业务50%为乌龙茶,我们决定用两年时间将云南普洱茶的业务提高至50%份额”。贾鹏告诉记者,2007年6月的那场云南普洱茶价格风波,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同样不能幸免,经过2008年和2009年两年的库存调整,终于恢复元气。贾鹏称,做大云南普洱茶业务的相关配套建设,正是在调整期内规划和筹备:“目前投资300万元的茶叶原料预处理设备已经投入使用,而作为云南普洱茶发酵基地的‘中茶勐海发酵公司’也已经建成”。
为了与母公司中粮集团全产业链的发展思路相配合,贾鹏透露中茶公司目前通过“公司+供应商+农户”运营模式进行茶园建设,拥有可控茶园7万亩。“公司生产加工基地遍布全国主要茶产区,年生产加工能力5万吨,其中普洱占了20%产能”。
2007年全国范围的普洱价格疯潮,令普洱巨头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经销体系。大益集团勐海茶厂董事长邓增永此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从2008年起,大益加快了在全国市场的网络覆盖,目前公司授牌的经销商已近800家,从事直营和联营的业务。而中茶公司的营销体系,也将专卖店纳入原有的传统经销商体系。“专卖店针对中高端个性化客人需求,而传统经销商走分销、零售商和餐馆的通路。中茶公司计划每年新增100家专卖店的速度扩大渠道覆盖面”。贾鹏透露,今年中茶专卖店的总数将达到150家。
市场回暖 普洱业务回归重心
“福建人喝乌龙茶,浙江人喝龙井,江苏人喝碧螺春,安徽人喝黄山毛峰,中国长江以南产茶区,消费者对本区域茶产品种的消费习惯比较明显”。不过,贾鹏称广东人钟爱普洱茶的消费已经开始大大影响全国范围的茶叶消费者。“广州市场普洱茶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30%,云南出产的普洱茶,最大的消费地是广东,广东已成为普洱的消费和集散中心”。为此,贾鹏透露,广东将是中茶普洱的必争之地,而广东同样是大益普洱的重心所在,据大益集团营销中心副总经理华毅透露,目前大益全国近800家专卖店中,就有300家在广东。
围绕广东市场的争夺,两大巨头的营销推广颇有较劲的味道。大益借广州2010年亚运供应商的商机,扩大在广东市场的布局。而日前中茶也借道上海世博的机会推出了“中粮世博联合标识"的普洱茶产品,同时“中茶”的所有专卖店门头也全部更新相配合的新形象。一周前,大益集团在广州启动集团全国70个主要城市的感恩茶会以答谢经销商,而29日中茶公司同样在广州召集过百家经销商参加的普洱新品发布会。对于中茶发力普洱茶市场,华毅称对大益也是好事,"行业内有更多大的企业关注和开发普洱市场,会有利于市场蛋糕的做大”。
而中茶相关人士表示,“日本的茶饮料市场规模早已经超过可乐,中国的普洱茶市场规模只有二三十亿元,还不及可乐的四分之一。普洱茶市场经过市场筛选,将成就一些重量级的超级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