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洱茶信息|普洱茶信息网|云南普洱茶普洱茶新闻 →  市场营销类新闻 → 新闻浏览:中国茶业急需树立品牌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中国茶业急需树立品牌
——中国茶业急需树立品牌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整理 点击数:5227 更新时间:2010-02-24 
 
中国茶业急需树立品牌
 
 
 
  金龙鱼、蒙牛、王老吉……,近年来,消费领域涌现了一大批知名品牌,年销售几十上百亿的比比皆是,每年央视广告招标更是得到了一种极大体现,绝大部分均是快消费领域的企业。 
 
    茶为国饮,但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中国茶业领域的知名品牌仍然相当缺失。为数众多的茶业企业中年产值仅仅几百万,这些与其头上的光环很不对称。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茶业生产企业为数众多,但产值普遍不大,几年前协会做过一个初步的统计,目前国内粗精加工厂接近7万家,产值过亿的还不到60家,而排在前几位的均为茶叶进出口公司。 
  
    在品牌中国联盟秘书长王永看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比较复杂,主要还是产业化不够,茶企品牌意识比较淡薄。 
  
    让人欣喜的是,这些正在逐渐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品牌推广,像君山银针、更香、竹叶青和碧波茶业等。 
  
    品牌缺失 
  
    安溪铁观音、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等十大名茶显然是家喻户晓,但长期以来,消费者到茶叶城或者专卖店等选购茶叶时却总是犯困,西湖龙井和安溪铁观音遍地都是,到底该选哪一品牌?怎样区分? 
  
    由于缺少品牌,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现象时有发生。 
  
    早在2009年春茶上市前后,本报曾对此进行过关注,当时无论是在马连道茶叶城还是旁边的茶叶一条街,大部分商家会告诉你有西湖龙井或者安溪铁观音,当你表示疑问时,商家往往会言之凿凿。 
  
    当时,一商家不以然地对记者笑道:“哪有那么多西湖龙井,消费者大部分不识货,趋之若骛,因而成就了市场的繁荣。” 
  
    造成这一原因,主要无非是茶叶品牌缺失。一消费者接受采访时表示,茶叶品牌缺少叫得响的,没有品牌,很难找到那种信任和依赖感。 
  
    “中国茶业的处境比较尴尬,尤其是中国十大名茶,有名无实,大部分只是个茶名而已,没有形成品牌,不利于保护,更不利于做大。全球最大的茶叶品牌‘立顿’的成功就在于其品牌战略,说历史它只有一百多年,跟我们中国的千年名茶根本就比不上,但别人品牌运作就是做得好。”几年之前,湖南省茶叶学会秘书长尚本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 
  
    1月25日,品牌中国联盟秘书长王永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比较复杂,主要还是产业化不够,他认为,尽管中国茶叶有几千年的历史,但产业化程度很差,比较分散,再加上茶叶加工没有标准化,机械化程度不高,此外茶企品牌意识也比较淡薄。 
  
    来自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信息自然更具说服力,1月26日上午,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茶业生产企业为数众多,但产值普遍不大,主要原因在于茶叶是农产品,产品地域特征和消费地域特征比较明显,这些特点决定了目前规模普遍较小。几年前协会做过一个初步统计,国内粗精加工厂接近7万家,产值过亿还不到60家,而排在前几位的均为茶叶进出口公司,出口茶绝大部分为毛茶,没有品牌可言。 
  
    瓶颈与趋向 
  
    让人欣喜的是业内企业开始越来越重视品牌,像君山银针、竹叶青、更香和碧波茶业等,尤其是以碧波茶业为代表的茶叶企业从一开始就非常注重产品的品质与品牌。 
  
    1月25日,尚本清在电话中告诉本报记者,与几年前相比,茶叶企业品牌缺失的问题很到了很大的改观,近几年来茶企越来越重视品牌。 
  
    王庆表示,市场经济以后,茶业行业内的企业也就开始重视品牌了,中国茶叶要走向世界必须树立品牌,这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瓶颈待破,他认为,首先是解决地域化生产问题;其次解决地域化消费的问题;再其次机械化程度需提高,当前企业规模过小,都是从原来茶厂改造过来,大部分机械化加工程度较低。 
  
    同时,他也表示,中国茶文历史悠久,需要解决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从经济的角度必须工业化和产业化,但从文化的角这显然是有冲突的,只能是少部分传承文化,大部分工业化。 
  
    在王永看来,从有意识到建立品牌需要较长时间,当前所关注的是首先就要有品牌意识,在国外不管多小的企业,从一开始就重视品牌推广。